汉语大全>历史典故素材>艾叶熏洗的禁忌

艾叶熏洗的禁忌

详细内容

第一篇:《艾叶》

艾叶

Aiye

《纲目》:“苦酒、香附为之使。”《本草备要》:“血热为病者禁用。”《本经逢原》:“阴虚火旺,血燥生热,及宿有失血病者为禁。”

1.挥发油

1.1艾叶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张喜云等测得艾叶挥发油含量为0.75%[1]。尹庚明等鉴定出39种化合物,主要是1,8-桉树脑(p-Cineole)、异蒿属(甲)酮(Isoartemisiaketone)、2-莰酮(樟脑,Camphor)、2-莰醇(冰片,Bomeol)、石竹烯(Caryophylene)、α-荜澄茄烯(α-Cubebene)[2]。

2.微量元素

有人对中国产艾蒿以及日本产艾蒿的微量元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它们的不同部位分别检出了K、Si、Ca、Cl、Sc(钪)、P、Mg和Pe[3]。

3.其他化学成分

有采用高效液相法对艾叶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含有绿原酸和朝鲜蓟酸

(dicaffeylquinicacid)[4]。孙志伟等利用GC-MS联机分析,从吉林产野生艾叶中检出了8种脂肪酸,其主要成份为十五烷酸、十八烷二烯和亚麻酸,相对百分含量依次为22.17%、16.59%和14.45%[5]。

1.抗菌、抗病毒活性研究

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水煎液、艾叶烟熏和艾叶挥发油对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李小敏等在爱婴病房采用艾条熏蒸,研究发现其对10多种常见细菌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如: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等;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如:石膏样毛癣菌、黄癣菌等[6]。他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爱婴病房采用艾条熏蒸后对乙肝病毒HBsAg和HbeAg抗原性的破坏效果,研究发现艾叶熏蒸对乙肝病毒有一定的灭活作用[7]。孙红祥体外试验研究发现艾叶45%醇提液在12.5mg/mL的浓度下,对短帚霉、黑曲霉、共头霉、交链孢霉、芽枝霉、葡柄霉、葡萄孢霉、杂色曲霉、土曲霉、焦曲霉、皱褶青霉、产紫青霉、草酸青霉、绳状青霉、圆弧青霉、镰刀菌有抗菌活性[8]。

2.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谢强敏等研究发现艾叶油灌胃给药或气雾吸入对组胺和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哮喘具有保护作用,明显延长哮喘潜伏期;并呈剂量依赖保护致敏豚鼠抗原攻击引起的呼吸频率、潮气量和气道流速改变;松弛静息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呈剂量依赖抑制枸橼酸引起的豚鼠咳嗽反应和促进小鼠气道酚红排泄;从而认为艾

叶油具有支气管扩张、镇咳和祛痰作用[9]。他们又发现艾叶油抑制致敏豚鼠气管Schuhz-Dale反应,明显降低组胺或氨甲酰胆碱引起的豚鼠气管收缩pD2值,明显抑制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和5-羟色胺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反应;抑制豚鼠肺组织释放SRS-A;拮抗SRS-A对豚鼠回肠的收缩;由此认为艾叶油具有抗过敏作用,对呼吸道过敏反应有保护作用,是其治疗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气管炎作用机制之一[10]。

3.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朱文莲等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对正常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影响不大,但能增强环磷酰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11]。杨红菊研究表明;艾叶油不仅对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模型——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参与并加重速发型变态反应疾病的Ⅲ型、Ⅳ型变态反应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艾叶油体内给药对角叉菜胶、巴豆油、醋酸所造成的动物模型的炎症反应均有较强抑制作用;艾叶油0.25、0.12mL/kg体内灌胃给药,能抑制小鼠脾和胸腺的生长,抑制小鼠体内抗体溶血素的生成,抑制小鼠单核吞噬功能,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在体外实验,艾叶油对pound48/80、钙离子载体金霉素、抗原马血清诱发的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69.50μm、131μm、95.60μm;它还能抑制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膜上Ca2+-M2+-ATPase和M2+-ATPase的活力,抑制Ca2+的转运;以上结果提示,艾叶油不仅是过敏介质的阻释剂,又是过敏介质的拮抗剂,它对速发型变态反应的几个主要环节都有作用[12]。

4.止血作用研究

赵钦祥等对生艾叶、焦艾叶、艾叶炭、醋炒艾叶炭以衣焖煅艾叶炭的凝血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小白鼠给药前后凝血时间比较,表明艾叶制炭后可加强止血作用,而焖煅艾叶炭止血作用又较强[13]。

5.镇痛作用研究

王树荣等实验研究表明,对于腹腔注射醋酸致痛的大鼠,采用艾绒与蒜汁共灸可明显升高脑内β-内啡肽水平,应用艾绒、蒜汁、中药共同灸,则β-内啡肽水平升高更明显,表明艾灸具有中枢性镇痛作用,其作用机理之一在于升高脑内β-内啡肽水平[14]。

1.急性毒性

艾叶煎剂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23g/kg;艾叶油小鼠灌胃的LD50为

1.82ml/kg,艾叶油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12ml/kg,艾叶油家兔腹腔注射

2ml/kg,10min后,由镇静转为翻正反射消失,呼吸减慢,但角膜反射始终存在,体温、瞳孔大小均无明显影响,最后呼吸抑制致死;艾叶中含的4-松油烯醇小鼠灌胃的LD50为1.237g/kg;丁香烯小鼠灌胃的LD50为3.355g/kg[15]。α-萜品烯醇小鼠灌胃的LD50为1.581±0.134g/kg[15]。

2.亚急性毒性

艾叶油兔每日灌胃0.45ml/kg(分2次服)或每日上、下午各喷雾吸入1次,约每日0.5ml/只,连续10d或20d,动物一般情况无明显改变,体重有所减轻,用药后30d,吸入组兔血红蛋白明显升高,而灌胃组无明显变化,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尿蛋白及镜检,磺溴酞钠(BSP)排泄试验、酚红排出量均无明显改变,心电图影响不显著。4-松油烯醇或丁香烯,兔灌胃给药,每日0.3ml/只,连续20d,给药组体重比对照组稍有下降,血红蛋白稍升高,二者对白细胞总数及分类、BSP排泄、酚红排出量均无影响,对心电图亦无影响[16]。

口服维生素B1及C等。此外,中药可用茵陈30g,栀子9g,龙胆草9g,车前子15g(包煎),甘草9g,水煎2次,合在一起,早晚分服。局部刺激症状可用雷公藤(去皮)、虎杖、乌桕各60g,加水1kg,煎成0.5kg,过滤,用纱布条湿敷。{艾叶熏洗的禁忌}.

1.上呼吸道感染

18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以50g左右艾叶放入纱布袋包好捆紧,加水以大火煮开,再以小火煮5至10分钟,取汁兑入40℃或50℃热水,泡脚至身体发汗,同时口服生妆红糖水,发热者加葱白;有咳嗽者加大蒜。结果显示2~3天全部退烧,4~5天咳嗽消失,6天痊愈[18]。

2.跖疣

白矾100g,艾叶200g,将艾叶与300ml水煎煮至200ml时加入白矾溶化即可。每天2次浸泡患处30min,每剂可用3天,连续用12天。76例全部治愈[19]。

3.妊娠皮肤瘙痒

9例患者,年龄23~29岁,妊周24~32周。以艾叶100g加水1000ml,文火久煎30min,取汁,待水温达35~40后,以汁薰洗皮肤瘙痒处,每次薰洗10~15min,1d1~2次。显效6例,占66.7%,有效3例,占33.3%[20]。

4.水痘

56例患者,其中轻症患儿32例,无热或有低、中度发热,无其它并发羔皮;合并舌、口腔、咽部溃汤9例;高热16例;水痘肺炎7例;皮疹不同程度感染20例;脓疱疹3例。其中男32例,女24例。取艾叶、菊花50~100g等量水煎数分钟2次,2次煎液合并。待患者温水冲洗全身后,先以药液浸洗头面部,再入浴盆浸浴全身,每次浸浴15min~20min,每日1次,3天为1个疗程。水痘皮疹及皮肤感染严重处,用药液湿敷患处,每日3~4次。水痘肺炎患儿另予补液、补充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B12,并行抗病毒等对症处理。继发细菌感染及皮肤继发感染者另选择敏感抗生素予以治疗。结果:1个疗程痊愈者42例,占75.0%;2个疗程所有患者均痊愈[21]。

5.痛经

艾叶20g,生姜15g,红糖适量。水煎半小时,取汁当茶饮。以每次月经前期或经期中服用,连服用3~4个月经周期[22]。

第二篇:《艾叶的功效与作用艾叶茶的食用禁忌》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俗话说“六月流火,正是仲夏,端午节已到,三伏将至”,天气也开始热起来了,夏季雨水多,容易湿气入体,艾叶是端午节经常有的一种植物,那么你知道艾叶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吗?艾叶除了端午节用来悬挂之外,还可以干嘛呢?让小编告诉你吧,还可以做成艾叶茶来喝,一起去看看吧!

在端午节的时候,就有挂艾叶的习俗。艾叶的用处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艾灸了,另外艾叶还可以驱蚊、洗澡、泡脚。其实啊,艾叶还可以吃的。艾叶的保健作用

风林购商城搞活动了!各种商品打折促销!

没有购不到,只有想不到!

请直接百度搜索:风林购,关注风林购,各种打折商品等你来抢。

风林购.购便宜!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具有浓烈香气,以湖北蕲州产者为佳,称蕲艾。

艾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其次还有黄酮类、鞣质类、三萜类、桉叶烷{艾叶熏洗的禁忌}.

类、多糖类及微量元素等。端午节前后,正是艾叶的盛产采收期,其中的挥发油含量最高。

大量的药理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止血与抗凝血、免疫调节、抗过敏、镇静、护肝利胆、清除自由基等作用。

艾叶之驱寒内服{艾叶熏洗的禁忌}.

风林购商城搞活动了!各种商品打折促销!

没有购不到,只有想不到!

请直接百度搜索:风林购,关注风林购,各种打折商品等你来抢。

风林购.购便宜!

端午时节,正是"暑病"的开端,环境潮湿、蚊虫滋生多有流行疾病,体内湿气爆发。此时艾叶正当时,《本草纲目》说"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

取新鲜的艾叶,尤以春季采集之幼苗为好,晒干后,每次取3克左右,沸水冲泡后代茶饮。

艾叶苦辛而温,有暖气血而温经脉,逐寒湿而止冷痛的作用。对寒性的胃脘痛、腹痛、月经不调等皆可应用。另外,对空调病、湿疹、斑疹、肩膀僵硬、冷虚症、腰痛、疲劳等症状也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夏季,正是培阳驱寒的时节,对于有胃寒人士或者月经不调、容易腹部手脚冰凉的女性,正是喝艾叶茶的时候。还可以配伍生姜、红糖、大枣一起喝,效果更好。

艾叶茶还有去浮肿的作用,女性在生理周期前后或熬夜加班后,如果出现浮肿,可以试试喝艾叶茶来消肿。因此从女性的角度来讲,称艾叶为女性的"养生草"一点不过。

如果是感冒的时候,泡一杯艾叶茶,可以达到出汗驱寒的作用。

把艾叶清洗干净后用水煮5-10分钟,将艾叶捞起,用煮出来的水洗澡,可止痒,祛寒,杀虫,保持皮肤清爽舒适。有些地区风俗要一边洗一边念叨着,"艾叶香,艾叶苦,驱痛驱寒在端午……"。

用艾绒做成配饰、肚兜,给爱生病的小孩或腹部怕冷、月经不了的女性佩戴,有驱寒保暖、温运气血的作用。{艾叶熏洗的禁忌}.

艾叶泡澡防湿疹

别误解,这里的“泡”可不是泡茶,而是泡澡。艾叶虽可泡茶喝,但艾叶的味道比较刺激,可能很多人接受不了。

把艾叶熬汁,然后对水稀释沐浴,可除身上长得小红疙瘩,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效。具体做法:取新鲜艾叶30~50克,在澡盆中用沸水泡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夏天已经到来,不妨用艾叶泡个澡吧!烟熏艾叶杀病菌

民间曾流传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叶烟熏时产生的烟气可有效抑制多种病菌在空气中的传播,但对人畜无害。

需要提醒的是,有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要谨慎用艾叶熏,并非艾叶对此类疾病有害,而是很多患者对各种烟熏都会过敏而使症状加重。

服用艾叶调月经

艾叶可以吃?没错,艾叶因为出众的药用功效,被制成了许多妇科用药。医圣张仲景有两个用艾的处方——胶艾汤和柏叶汤。前者取艾叶温通暖宫作用,治疗胞宫内寒月经不调、宫冷不孕诸症;后方取其止血作用,主治妇科多种出血不止症候。

以艾叶为主要成分的成药如艾附暖宫丸、当归调经丸、乌金丸等时至今日仍广泛使用。大家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服用这些中药来调理身体。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艾叶的内容,上述对于艾叶的介绍,大家是不是了解了呢?端午就要到了,不放用艾叶养养生,让你这个端午过的好。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大家知道了吗?原来艾叶有这么多的好处,大家不妨利用起来哦!

来源风林购:

第三篇:《一根艾草艾灸时必须知道的注意事项》

一根艾草艾灸时必须知道的注意事项导读:艾灸理疗是通过燃烧艾叶熏烤穴位来对人体血液经络进行温养调理的

理疗方式,操作手法简单,并且效果非常明显,只要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那么艾灸时必须知道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艾灸时必须知道的注意事项

一、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6.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7.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艾灸时必须知道的注意事项

二、艾灸的禁忌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第四篇:《艾叶》

艾叶

一、艾叶的常见性味归经及主治

【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供灸治或熏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