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读古启诗词有感
详细内容
篇一:《如何将古代诗词改写成优美散文》
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古代诗词
一、例子分析找出窍门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范例:点燃半截红烛,展开家书。你的笑容就隐藏在文字的后面,灿烂着,温暖着,还有些许淡淡的泪痕。你的牵挂,你的思念,你的轻轻细细的话语,越过千里迢迢的黑暗,越过心,飞抵我寂寞的窗台。
而我,却总是把早已定好的归期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最后,仍说不定哪一天可以走进你守望的目光又将陪我渡过一个孤独的夜晚。
美,就像许多年前掀下红盖头的那个晚上。的快乐和依靠。我拥着你,场点点滴滴到天明的雨。
二、找出窍门
1、找:时间|地点|人物|景物。
明确:秋夜|巴山旅居之所|诗人|
2|人物---妻子|3静、衬托等)。
生活实际。
4
三、修改习作
150字左右。
长干曲崔颢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2、阅读下面这首诗,用散文化的语言描写划横线句子中的景物,并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50字左右。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修改习作:用散文化语言改写杜甫的《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微风习习,平静的江水在竹篙投入、提起间,漾开一层层的涟漪,夕阳映红了江水,瑟瑟半江红半江(环境描写)。江边二舟相逢,一位船家女突然听见对面船上男子说话像是家乡话,(补充细节)一日行船的烦闷似乎立即散了许多,(心理描写)她忍不住探头出来(动作),急切地(情态)询问:客官家住在哪里啊?我是横塘的。”话音未落,姑娘忽觉唐突(心理),不等对方答话,赶紧以袖掩口(动作),已羞得满面通红(情态)??
2、溪边,竹林摇响了几声喧笑,月光下,一群长发飘飘的少女提浣纱的竹篮,走进了各自的柴门。今夜,又有人会被梦中的王子扣开心中的门扉,在月光银幕中互诉衷肠。
一阵渔歌牵动了莲荷,水波涤荡的河心,收网的汉子们驾着满色沉甸甸的收成穿过夜色,溯流而返。他们知道,无论何时踏进家门,总有一盏灯将温暖到天明。
3、杜子美踱步在绵长、低缓的河岸上。
到了空中,化作了一寸月光,一颗星斗。
篇二:《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词[1]》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词
第十名:《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第九名:《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八名:《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第七名:《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六名:《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五名:《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四名:《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第三名:《丑奴儿》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新凉好个秋。
第二名:《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宾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多无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第一名:《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篇三:《中国经典古典诗词魅力(高考作文可引用)》沉醉心迷品诗词
内容摘要: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宝藏。伤情离别,吊古怀今,社会生活,政治风云,无不在诗词中体现。任凭时光流逝,岁月更替,古老的诗词仍以它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品中国古典诗词,无不让人沉醉心迷。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品读风格特点语言交稿日期:2009年5月
学了中国古代文学,我感觉到诗词是中国古代最美的文字,最动人的文字,最擅长抒情的文字。它们深微隐幽,意味渊永。时而美到极处,又豪放到极处。情调闲雅,怀抱旷怀,雄放慷慨,动人心魄。细细品味,又是最能让人沉醉心迷的文字。
唐代的诗,一派异彩缤纷的壮丽景象。全面繁荣的经济和文化背景,让唐诗充分的酝酿。从小最先接触的就是唐诗,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唐诗昂扬的情调,豪迈的气魄;又是清新自然,漫游隐逸的田园生活。即使是在日薄西山晚唐,唐诗也能出现一片灿烂的夕阳余晖。
唐诗,有山水田园诗的清新自然。
就像孟浩然的诗一样温和可亲。他的《过故人庄》,用最朴实的口头语,写眼前景,叙家常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暂抛开烦恼,应邀
去故人家,是最淳朴的深厚的情谊。“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单是这美好的景致就是最好的享受了。但是短短两句描写,渗透着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可见他也对这山水田园美景十分的喜爱与向往。“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更是在这“田家”淳朴的民风中享受,抛开世俗与不快,饮醇酒,啖佳肴,纵情谈笑。最后是恋恋不舍的惜别,相约“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样的山水田园诗,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朴实自然。甚至淡的看不到诗的味道,却有能在平淡中见醇美,在简单中体会浓郁的情谊。{作文读古启诗词有感}.
唐诗又有悲壮雄浑的边塞情。
印象最深的是岑参的边塞诗。融合着自然景象的描写,写的热情洋溢,气宇轩昂!军旅生活在他的笔下,更多的是苍凉的边塞风光,和将士们的勇武。就如他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首先把我们带进“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西域。狂风弥天、飞沙走石,狼烟四起。更是用恶劣环境的描写烘托出匈奴敌军的来势凶猛。“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夜半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将军亲自带兵奔赴战场迎敌,在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里行军,这样吃苦耐劳,勇武向前的英雄军队,必定是“料知短兵不敢接”,而“车师西门伫献捷”也是必然之事!诗中的乐观,英勇豪迈的气概,让我们充分体会着盛唐这个时代才具备的精神。
唐代,有一匹狂放不羁骏马——“诗仙”李白。
诗仙李白行侠仗义,豪放不羁。他政治无谓,却可遨游天海。他胸怀开阔,憎爱分明,高兴时美酒清歌,仰天大笑;悲愤时要“捶碎黄鹤楼”,“倒却鹦鹉洲”。他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漫游生活中洒脱的诗,句句给我们展现他追求的自由和他宽阔的胸襟。那些的不用细腻的工笔画,他的诗是飞动椽笔的大写意。“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太阳神驾着六龙的车子到这里也要折回来,奔腾的江水也要撞回来。他无比丰富的想象力,去如疾风,纵横变幻。这样的描写,唯其夸张,更加传神!“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一句绝妙的风景描绘,蜀道的艰难险峻,青泥岭道路弯曲险怪,被展现的淋漓精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引人入胜的魅力,令人荡气回肠!只有李白的胸怀与豪壮奔放的性格才能装下这样的令人魂悸魄动气势,只有李白的神笔下的奇思异想才能让我们感受到这样的令人惊起长嗟的奇姿壮彩!
晚唐又有一位一生坎坷,境遇凄凉的接触诗人。他曾用“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来告诫当朝君主,但最终在政治上日益失意,壮志难酬。但他的爱情诗篇却是晚唐诗中最灿烂的一抹余晖!他就是李商隐。
细细品读,我们会沉迷于“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铭骨相思,也会为“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情感真挚之美和诗人内心的迷惘而伤感。他的字里行间交织着爱情的希望,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生死与共。深沉而绮丽的语言,严肃而浪漫。真挚的情思,痴迷的心,他的爱情绝唱让读者在诗人营造的炽热的感情世界里的存在,沉迷。
他的诗句委婉、深情、耐人寻味。“巴山夜雨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
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他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景中透着情,情景交融构成了他的委婉曲折的手法和营造朦胧美的特点。我能品出,他的诗句,字字是浓郁的情感琼浆!
宋代的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的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它如行云流水,临风伴月,最擅抒情。写艳情而不纤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宋词大体上可分类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词,潇洒超脱,高远清雄。犹如沙场的英雄,一腔热血,又有恢宏刚健的气魄。婉约派的词,犹如淅淅沥沥的杏花春雨,美得令人屏声静气。它典雅涪婉,情景交融,曲尽情态。
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放了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细品苏轼的词,一首首皆是一粒粒珍珠,随便拾起一粒,都是光彩照人。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除了风月柔情,他也把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也把词转化成了言志抒怀的工具。
他用词表现着自我,是抗敌御辱的的爱国热忱,是怀古的沉郁情思。他用豪迈磅礴的语句赞历史丰功伟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用起笔恢弘的气势,连接广阔的历史时空,贯穿着无数英雄豪杰。他用《念奴娇》为我们讲述了辉煌的历史故事,他用雄丽之至的语言,写出了一个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和足智多谋的周公瑾。“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历史现实交相震撼,让人忽然醒悟,既然人生如梦,何不寄情于大好河山?
内容的大起大落,横绝今古。古往与今来,哲理与人生,贯穿在他壮丽恢弘的辞藻之中。高起然后低徊,平稳过渡后激昂慷慨至极,雄风浩荡。品读他的词,是感受热烈奔放风格,是念出短促有力的音律,又是思考沉郁过后,复归于沉静的思想。
在词坛上,以婉约著称的要数那突破束缚的一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她用委婉细腻的笔触,和女性特有的心灵感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可爱少女。清新明丽的语言凝练优美,谁都能读出她笔下那妩媚婀娜少女的含羞多情。
她以婉约隽秀的语言,大胆的抒发对丈夫的真挚爱情。《一剪梅中》花与水的比喻,情随景生,景随情移,情景交融,似不经意又无脂粉气。“云中谁寄锦书来”,又以大雁传书的浪漫吐露相思之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辞藻清新生动,意美音佳,蕴藉而含蓄。
南渡以后,国破,家亡!让这个曾经幸福的闺秀为颠沛流离的孤苦生活而愁。她“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只有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雁过也,正伤心",又是旧时相识的大雁飞过,可丈夫已死,这锦书以无处可寄。想想,只有"伤心”。她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盛开,而自己由于忧伤愁苦而憔悴瘦损,无心摘花,尽是难罢难休得相思!
大珠小珠落玉盘似得叠词,急促的节奏,凄婉的情调,把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凝集心头,描绘的淋漓精致。让我们不由得伤感起来。这和着泪写下了千古
篇四:《引导学生多角度鉴赏古代诗词之美》龙源期刊网.
引导学生多角度鉴赏古代诗词之美
作者:孙学功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3年第01期
摘要:以教学陆游《游山西村》为例,引导学生在对文本的诵读、想象、揣摩、思考、分析中领略古代诗词的音乐美、图画美、凝练美、情感美和意境美。
关键词:多角度;鉴赏;古代诗词之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阅读古代诗词提出的阶段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古代诗词具有凝练的语言美、形象的图画美、浓郁的情感美、和谐的意境美、悦耳的音乐美。本文,笔者以教学陆游《游山西村》为例,略谈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鉴赏古代诗词之美。
一、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代诗词的音乐美
古代诗词的音乐美体现在声调的平仄、停顿的节奏、音节的押韵上,学生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感受其音乐美。
1.《游山西村》的平仄如下(“|”表示“平”,“—”表示“仄”):
莫笑农家腊酒浑
||--|--
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箫鼓追随春社近,
-|---||
篇五:《与黄河有关的古代诗词》与黄河有关的古代诗词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6、千里万里春草色,黄河东流流不息。王维《榆林郡歌》
7、黄河直北千馀里,冤气苍茫成黑云。
8、黄河东流流九折,沙场埋恨何时绝。
9、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0、一双泪滴黄河水,应得东流入汉家。
常建《塞下曲四首》李益《塞下曲》柳中庸《征人怨》王偃《相和歌辞·明妃曲》
篇六:《古代诗词名句900句简析(上)》古代诗词名句900句简析(上)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湖上小桃三百树,一齐弹泪过清明
弹泪:清明前后多雨,桃花瓣上颗颗雨滴似泪珠满挂。○清?郭《积雨》
3.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南唐?冯延巳《蝶恋花》
4.东风夜放花千树
花千树:指元宵夜晚,彩灯用竹竿挑出半空,远近高低,灿烂绚丽,好像千树花发。○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5.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生:生长,实:结实。○宋?欧阳修《秋声赋》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7.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8.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愆qi1n阳:过于温暖。伏阴:夏寒。凄风:寒风。苦雨:久下不停的雨。
○《左传?昭公四年》
9.惨惨寒日没,北风卷蓬根
○唐?戎昱《塞下曲》
1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
11.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唐?李益《度破讷沙二首》:“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12.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
碛q@:本指水中乱石,后引申为沙漠。梦犹懒:沙漠过于荒凉,梦中都不愿见到。○唐?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13.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折柳》:笛曲有《折杨柳》。
两句意谓北地无柳可折,只能从乐声中听折柳调,因而也没有春天的景色可看。○唐?李白《塞下曲六首》
14.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唐?李颀《古从军行》
15.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蓬:蓬草。
○唐?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
1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广大无边的沙漠。孤烟:烽火与狼烟。大漠无边,远看烽烟格外直,故云“孤烟直”。○唐?王维《使至塞上》
17.昨夜江南春雨足,桃花瘦了鳜鱼肥
鳜gu@鱼:亦叫桂鱼,一种名贵的淡水鱼。
○清?孙原湘《观钓者》
1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蓝:像蓝靛的颜色。
○唐?白居易《忆江南》
19.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田田:莲叶茂密的样子。
○汉?乐府古辞《江南》
20.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21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西游记》第七十四回
2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河:指黄河。三万里:极言黄河之长。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极言华山之高。○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3.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三山:在金陵城西南长江边上,三峰排列,南北相连,故名三山。半落青天外:形容其远,看不清楚。二水句:
《太平御览》卷六九引山谦之《丹阳记》说:白鹭洲在江宁县西大江中;据史正志《二水亭记》载,秦淮河横贯金陵城中,由金陵城西流入长江,白鹭洲横截于其间。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4.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丝竹:弦乐器和箫笛之类,泛指音乐。
○晋?左思《招隐二首》
2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两句取《管子?形势》“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之义。○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6.乾坤浮一气,今古浸双丸
乾坤句:大海似把天地一切融为一气。双丸句:太阳、月亮映于大海之中,似双丸浸在水内。○清?张照《观海》
27.无边天作岸,有力浪攻山
无边:水一望无边。
○清?赵翼《渡太湖登马迹山》
28.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
○唐?李商隐《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
29.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
汴biàn水:通济渠东段。泗水:出山东泗水县。汴水、泗水都流入淮河。
瓜洲:在大运河入长江处。{作文读古启诗词有感}.
○唐?白居易《长相思》
30.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连海平:长江下游,江面宽阔,与海相连,江潮高涨,江海不分。
共潮生:明月似乎是从海潮中涌出。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花》
31.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源:水之源。流:水的下流。
○《荀子?君道》
32.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
灭:分辨不清,意为只见一片葱绿色。
○唐?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
3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行:大自然的一切变化。常:常规,一定的规律。为:因为,由于。
○《荀子?天论》:“~。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34.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战国鲁?尸佼《尸子》
35.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迥jiǒng: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36.誉天地之大,褒日月之明
誉:夸赞。褒:宣扬。
○唐?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庙碑》
37.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杂然:形容正气充满宇宙的样子。赋体现于。流形:万物形体。
○宋?文天祥《正气歌》:“~;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38.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暮霭ǎi:傍晚的云气。
○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39.欲归还小立,为爱夕阳红
小立:暂立片刻。
○宋?陆游《东村》
40.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唐?杜甫《西阁夜》
41.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斫zhuǎ却:砍去,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42.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
千声:秋夜野外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唐?刘方平《秋夜泛舟》
43.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无赖:即无奈。诗人本因见明月而思念意中人,但又不能见,故有抱怨明月之意。两句写天下明月共有三分,而扬州独得其二。
○唐?徐凝《忆扬州》:“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
44.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
溶溶:形容月色柔和温润。
○宋?晏殊《寓意》
45.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意谓月色皎洁,微风清凉,这么好的夜晚怎么度过呢?
宋?苏轼《后赤壁赋》
46.暮雨不来春又去,花满地,月朦胧
○宋?贺铸《江城子》
47.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
冰轮:形容皎洁的满月。镜天:如镜的圆天。意谓圆月斜转,仿佛把明净的圆天辗长了,像一匹白练铺在江面上,隐映着一片寒光。
○宋?陈亮《一丛花》
48.寒砧万户月如水,塞雁一声霜满天
寒砧zhēn:寒夜捣衣声。砧:捣衣石。
○元?萨都剌《题扬州驿》
49.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溶溶:月光荡漾的样子。寂寂:寂寞冷落。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50.日往月来,星移斗换
斗:北斗星。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
51.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
磊落:错落众多。
○唐?杜甫《发秦州》
52.疾雷不及掩耳,疾霆不暇掩目
不暇xiá:来不及。霆tíng:雷。
○《淮南子?兵略训》
53.叶低知露密,崖断识云重
○南朝齐?谢《移病还园示亲属》{作文读古启诗词有感}.
54.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唐?李白《听蜀僧弹琴》
55.零落残云片,风吹挂竹溪
○唐?李白《晓晴》
56.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斯须:一会儿。苍狗:黑狗。
○唐?杜甫《可叹》
57.晴云似絮惹低空,紫陌微微弄袖风
○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58.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唐?杜牧《江上逢友人》
59.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
起日沉阁,~。”
60.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作文读古启诗词有感}.
意谓禾苗因天气久旱而快要枯尽了,但天上的云却悠闲地变幻作奇峰异秀,毫无雨意。○唐?来鹄《云》
61.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晦明:阴暗和光明。俯仰:瞬息。
○宋?苏轼《放鹤亭记》
62.如何得与凉风约,不与尘沙一并来
一并:一同。
○宋?陈与义《中牟道中》
63.飞霞半缕,收尽一天风和雨
○宋?王灼《减字木兰花》
64.云翻一天墨,浪蹴半空
蹴cù:踏,此处形容浪花高掀。
○宋?陆游《冒雨登拟岘台观江潮》
65.二三点露滴如雨,六七个星犹在天
○元?图帖睦尔《途中》
66.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红枫叶:秋风吹红了枫树上的叶子。白人头:秋风吹白了人的头发。○清?赵翼《野步》
67.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秩秩:流动的样子。斯:这。干:溪涧。幽幽:深远的样子。
○《诗经?小雅?斯干》
68.木落知寒近,山长见日迟
木落:叶落。山长:山高。
两句说因叶落知秋天已到;山高遮住日光,早晨很晚才能见到太阳。○唐?孙逖《淮阴夜宿二首》
69.山荒人民少,地僻日夕佳
○唐?杜甫《柴门》
70.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