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药学论文>水溶苯胺蓝褪色光度法测定壳聚糖的含量(一)

水溶苯胺蓝褪色光度法测定壳聚糖的含量(一)

详细内容

作者:马卫兴 王敏 朱鹏 周亚文

【摘要】 目的建立壳聚糖的含量测定新方法。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壳聚糖与水溶苯胺蓝的超分子反应条件,并建立分析方法。结果在pH 2.21时水溶苯胺蓝与壳聚糖发生了超分子褪色反应,所拟方法用于壳聚糖的测定,结果与溴甲酚绿法一致。结论所拟方法简单,快速,用于壳聚糖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 壳聚糖;水溶苯胺蓝;光度法

  壳聚糖(CTS)是自然界中唯一的碱性多糖,它是天然产物甲壳素经化学法处理脱乙酰基后的产物〔1〕,其安全无毒,因分子中含有丰富的亲水性氨基和羟基而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易成膜性和配位性等而具有多种用途,应用范围广泛,因有保健作用而用作保健品。目前,测定壳聚糖含量的方法有茜素红S荧光熄灭法〔2〕、电化学法〔3,4〕和光度法〔5~9〕。但未见水溶苯胺蓝用于壳聚糖的测定。实验发现,在pH=2.21时,壳聚糖与水溶苯胺蓝能形成在610 nm处有最大褪色吸收的超分子复合物,详细研究了反应条件,建立了测定壳聚糖的新方法,用于保健胶囊中壳聚糖的测定,结果与溴甲酚绿法〔5〕一致。

  1 仪器与试剂

722N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BS-210型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

100 μg/ml的壳聚糖标准溶液:称取0.100 0 g壳聚糖,置于烧杯中,用0.5 mol/L的醋酸溶解,转入1 000 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5×10-4 mol/L水溶苯胺蓝溶液:称取水溶苯胺蓝0.184 4 g,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转入500 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pH=2.21 Britton-Robinson缓冲液〔10〕。

  2 方法

  准确移取适量100 μg/ml的壳聚糖标准溶液,置于10 ml的洁净比色管中,依次加入0.75 ml 5×10-4 mol/L水溶苯胺蓝溶液,2.00 ml pH=2.21 Britton-Robinson缓冲液,再用水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同时配制试剂空白溶液,以测定溶液为参比,用1 cm比色皿在波长610 nm处测定试剂空白的吸光度A。

  3 结果与讨论

  3.1 测试波长的选择

  准确移取100 μg/ml的壳聚糖标准溶液1.0 ml,置于10 ml的洁净比色管中,以下同“方法”项下操作,在波长为500~700 nm范围内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并绘制吸收光谱;同时配制试剂空白溶液,同样绘制吸收光谱,结果如图1所示,以水为参比时试剂空白水溶苯胺蓝的最大吸收波长在600 nm处,以水为参比的测定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70 nm处,而以测定液为参比的相应试剂空白的最大吸收波长在610 nm处,说明壳聚糖与水溶苯胺蓝之间的反应是褪色反应,褪色的最大吸收波长与水溶苯胺蓝相比,仅红移10 nm。故选择610 nm为测试波长。

  3.2 pH的影响

  通常显色反应中酸度或pH是影响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考察了pH值对反应的影响。对于在“方法”项下,其它条件不变,仅改变试液的缓冲溶液pH值,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发现随着体系pH的升高,体系的吸光度逐渐变大;pH在1.89~2.36范围内体系的吸光度最大且稳定。当pH大于2.36是吸光度变小。故选择测试波长的选择pH=2.21 Britton-Robinson缓冲液来控制体系的酸度。实验还发现pH=2.21 Britton-Robinson缓冲液用量在0.50~1.25 ml内时体系吸光度最大且稳定,故选用1.00 ml。

  3.3 试剂用量的影响

  水溶苯胺蓝作为壳聚糖的褪色标记试剂,它的加入量直接影响反应体系中超分子复合物的生成,对于100 μg/ml的壳聚糖来说,在“方法”项下,其它条件不变,仅改变水溶苯胺蓝溶液的用量,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随着水溶苯胺蓝用量的增加,体系的吸光度逐渐增大;当其用量在0.75 ml时体系的吸光度最大且稳定;当其用量超过1.00 ml时体系吸光度反而变小。故选用0.75 ml 5×10-4 mol/L水溶苯胺蓝溶液作为壳聚糖的标记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