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社会主义>政府失灵及其矫正措施研究(一)

政府失灵及其矫正措施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市场暴露出的缺陷促使政府不断加大对市场的干预力度,但是随后人们逐渐认识到政府的干预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使经济社会更加不公平,这就是所谓的政府失灵。在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政府失灵及其矫正措施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政府失灵;政府干预;市场失灵
1政府失灵含义及原因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或者政府制定的政策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行,是和市场失灵相对应的。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天生的缺陷,单纯依靠市场不能在垄断、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也无法进行收入再分配。因此,在这些方面就需要政府作为补充手段。但是随着政府干预经济,政府的弊端逐渐显露,由此引出的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的不恰当干预导致的在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反而不如政府不干预的情况,政府干预不但不能弥补市场缺陷,反倒降低了公共福利。
认为政府可以有所作为的人可能想当然的认为政府是公众利益的代言人,一切都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但是政府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抽象的概念,在现实中以政府名义执行权力的却是具有理性人特点的政府官员,他们在面临公共选择或决策时,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要求,总是企图选择最有利于他们自己利益的那种机会,而不是选择最有利于公共利益的方案。因此,只要存在政府干预,政府失灵的出现就是必然的。
客观上看,市场是一个相当庞大极其复杂的体系,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任何政策的出台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出现政府失灵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①经济主体的理性预期。②政府官员和政府工作者将其自身利益内在化为政府利益。③政府制定政策受到利益集团的左右。④政府搜集制定政策所需的信息成本太高。
2政府失灵的类型和表现
公共选择学派首先开始关注并研究政府失灵,他们从“经济人”的假设出发,论证了政府和市场一样是有缺陷的,并非如人们一厢情愿的认为的那样大公无私、高效率低成本,出于对各种利益的考虑,政府本身的行为也存在局限性,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政府这里也也不一定能得到解决,政府干预的失败反而将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损失。政府失灵的表现概括而言,一为干预不足――政府缺位,二为干预过度――政府越位,三为干预不当――政府错位。具体来说,政府失灵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点:
政府政策的低效率。由于政府官员自身能力、知识、信息的限制,不能及时有效地获得正确全面的信息,再加上政府官员在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时,不可避免的会从自身的利益得失出发,而且还可能会受到各种利益集团的影响,造成政策在制定和执行上的偏差,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政府机构工作的低效率。主要表现为官僚作风严重,时间观念不强,做事拖沓,效率低下,而这必然影响政策的效果,引起政府失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点:其一,由于政府地位的特殊性,其天然的垄断地位使政府工作缺乏竞争压力,各级官员一般都不存在因为效率低而遭到解雇的后顾之忧,所以他们没有高效工作的压力。其二,政府行为趋于资源浪费。由于政府工作者花的是纳税人的钱,自然不会考虑成本问题,为了把事情办成,有时会耗费实际所需成本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政府的寻租行为。寻租是经济学家对那些通过非生产性活动来维护既得利益或追求新的利益的企业行为或个人行为的一种描述。由于政府掌握的权力独一无二,所以必然会成为寻租者竞相追逐的目标。各种利益集团和个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和追求新的利益,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手段向政府寻求经济庇护,浪费了大量资源,阻碍了政府的决策,造成政府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