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社会其它相关>论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一)

论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一)

详细内容

摘 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并要求我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党的十七大在党章中又增写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作这样的修改,既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的要求和指导原则,又阐明了现阶段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要着力点。从而抓住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有步骤地持续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和谐社会;以人为本?

  
  1 坚持以人为本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社会的制度安排能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各阶层对社会管理和生活现状感到满意,从而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显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1)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宗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见物不见人”或者“重物轻人”都是不对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依靠人民群众,使最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支配和受惠者。坚持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高度重视和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稳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也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各种经济利益矛盾更加突出。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稳定,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从尊重、爱护、理解和关心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才能摸清人民内部矛盾的症结,准确找出化解矛盾的办法。?
  (3)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调动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以人为本,让各阶层人们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就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激发创造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找到最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国各民族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局面。?
  
  2 坚持以人为本应当把握的几个问题?
  
  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我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出发点、落脚点,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我们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和组织最厂-大人民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