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宋人为法乳”的顾太清词(一)
详细内容
摘要:满族女词人顾太清作词“纯乎宋人法乳”,效法周邦彦化用唐人诗句入词和雅语俗语兼用,师法姜夔的清空醇雅词风,借鉴李清照工于造语和运用叠字,融会贯通,变化创新,形成了自己典雅清丽、深幽蕴藉的词风。顾太清作词以宋人为法乳,既受浙西词派、常州词派词学主张的影响,又与她的身份、性情和审美情趣相关。顾太清作词,体现了清代中叶满族人学习汉族文化的填词,逐渐注重词的手法、技巧和风格的特点。
关键词:顾太清;周邦彦;姜夔;李清照;常州词派
顾太清(1799-1877)是清代与纳兰性德(字容若)齐名的满族女词人,有“男有成容若,女有太清春”之称。词学家况周颐谓太清词“朴实言情,宋人法乳”,“纯乎宋人法乳,故能不烦洗伐,绝无一毫纤艳涉其笔端”,指出了太清词以宋人词为法乳的特点。“法乳”一词,出自佛教,《涅槃经·如来性品》云:“饮我法乳,长养法身。”“法乳”比喻佛法,谓佛法如乳汁哺育众生。况周颐指出太清词以宋人词为法乳,意谓宋人词像乳汁一样哺育太清作词,也就是说太清填词主要师法宋人,主要汲取宋人词作的养分。顾太清有《既选(宋词>三卷,遂以词中七言句集为三十九绝句》、《前年既选宋词>,集选中旬得三十九截句,今掇其余复成三十五首》二诗,可知太清早年曾编选《宋词》3卷,并集所选宋词中的七言句为74首绝句,说明太清曾有意广泛学习宋人之词。在顾太清的词中,有和柳永、黄庭坚、周邦彦、李清照、周紫芝、张元干、张孝祥、姜夔、吴文英等人的和韵词,这也是学习宋词的一种方式。在众多的宋代词人中,顾太清主要师法的是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姜夔(号白石道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等人,正如况周颐所指出:“太清词得力于周清真,旁参白石之清隽,深稳沉着,不琢不率,极合倚声消息。”
况周颐谓太清词“得力于周清真”,主要指得力于周邦彦词的艺术技巧。陈匪石《声执·宋词举》云:“周邦彦集词学之大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凡两宋之千门万户,清真一集,几擅其全。”的确,在词史上,周邦彦在题材和情感内涵方面没有提供新的东西,但却在艺术形式和技巧方面有出色贡献,是一个集大成者。清真词广采众美,风格典雅精工;善于铺叙而且结构曲折深婉;特别重视声律、章法、句法和语言。太清词在声律和章法结构方面承袭清真不太明显,但在师法其融化前人诗句人词、以景结情和雅语俗语兼用等方面却非常突出。
张炎《词源》云:“美成负一代词名,所作之词,浑厚和雅,善于融化诗句。”“美成词只当看他浑成处,于软媚中有气魄,采唐诗融化如自己者,乃其所长。”沈义父《乐府指迷》也谓周邦彦“下字运意,皆有法度,往往自唐宋诸贤诗句中来”。周邦彦善采唐人诗句入词,与全词意境融合一体,显得“浑成”、“浑厚”,也就是周济所说“还清真之浑化”的“浑化”,指章法严谨,浑然一体,结构上不见人工斧凿堆砌之痕,具有完整、和谐的气象和韵致。典型的例子是其《西河·金陵》,咏南朝史事,化用唐人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以及古乐府《莫愁乐》诸诗的句意,极大地丰富了词的内涵,而又流贯自然,浑然天成,没有琐碎拼凑的痕迹。再如《瑞龙吟·春景》“定巢燕子,归来旧处”两句化用杜甫《堂成》“频来语燕定新巢”,“前度刘郎重到”一句化用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前度刘郎今又来”,“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两句化用杜牧《杜秋娘诗》事,“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两句化用李商隐《柳枝》诗事,“东城闲步”一句用杜牧《张好好诗》事,“事与孤鸿去”一句直用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中的“事与孤鸿去”,等等。周邦彦词化用唐人诗句,铸为词中新的意境,既显出博学精巧,又使词格调天成,厚重典雅,含蓄蕴藉。
以满族人身份学习填词,大多师法唐宋词人。周邦彦“为词家之冠”,“集词学之大成”,顾太清以周邦彦为师,仿效其融化唐人诗句入词。这可谓一举两得,既学习了唐诗,又练习了填词。在太清词中,融化唐人诗句、意境的词不少。如其《浪淘沙·登香山望昆明湖》上片“碧瓦指离宫,楼阁飞崇。遥看草色有元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烟柳空潆”,就化用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其《金缕曲·题姚珊珊小像》的“何处春风面?画图中、云鬟倭髫,羽衣轻软。似有游魂招不得,难写寸心幽怨。丝不尽、春蚕在茧”,就化用了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的“画图省识春风面”、李贺《致酒行》中的“我有迷魂招不得”、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等诗句。其《桂殿秋·题画》一词“清露下,月明中,凤凰栖老碧梧桐。吹箫仙子凌风去,十二楼台花自红”,就化用了杜甫《秋兴八首》其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两句。顾太清这些化用唐人诗句的词,不露痕迹,自然贴切,韵致和谐,气象浑成。
张炎《词源》认为作词“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而沈义父《乐府指迷》明确指出周邦彦词以景结情,韵味悠长:“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如清真之‘断肠院落,一帘风絮’,又‘掩重关,遍城钟鼓’之类是也。”的确,周邦彦词特别善于以景收结,具有文人所推崇的含蓄蕴藉、回味无穷的效果。如《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上片写初夏朝阳下的新荷,下片写思归及归梦,而结尾两句以景结情,写梦中与小伙伴们驾着小船,荡入荷花深处的情景,景象极美,又情思悠长,韵味隽永。
太清借鉴周邦彦词以景结情的手法,结句大多情寓景中,意余象外,言有尽而意无穷。如《金风玉露相逢曲》:“寒烟罥树,凉风吹面,云外尖峰屏列。相期不负雨中游,恍若是、山阴冒雪。东窗望远,西窗望远,一片秋光清绝。敲诗把酒晚晴初,卧夕照、残碑断碣。”词写中秋后一日,太清与女友游八宝山,尽管凉风细雨,但她们饮酒赋诗,游兴颇浓;然而,傍晚时分,雨后天晴,夕阳却照着荒草中的残碑断碣,萧条苍凉的景象引发了伤感凄凉的情绪,寄意深沉,意味悠长,颇有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气象。此外,像《鹧鸪天·上巳同夫子游丰台》的结句“夕阳影里双飞蝶,相逐东风下菜田”,《山亭宴·立秋》的结句“清梦醒来时,一点残灯袅”,都用的是以景结情的手法。
周邦彦的词雅语俗语兼用,自然浑成,精致工巧。如《红窗迥》:“几日来、真个醉。不知道、窗外乱红,已深半指。花影被风摇碎,拥春酲乍起。”词中既有浅近的口语,又有典雅的语言,融为一体,自然妥帖。顾太清仿效周邦彦,在运用典雅语言的同时,也运用浅俗的口语。如《江城子·记梦》上片:“烟笼寒水月笼沙,泛灵槎,访仙家。一路清溪双桨破烟划。才过小桥风景变,明月下,见梅花。”
夏敬观《手评乐章集》云:“耆卿多平铺直叙,清真特变其法,一篇之中,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故慢词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夏氏指出周邦彦的慢词变柳永的直叙为曲叙,结构纡徐曲折,繁复多变。顾太清也作了不少慢词,但却没有刻意仿效周邦彦慢词的章法结构,她的慢词多用平铺直叙的笔法,结构也不繁复曲折。作为一位满族女词人,灵秀聪慧的顾太清主要还是通过直接之感发写词抒情,而不太注重周邦彦那样的人工布置与思力安排。
顾太清作词师法周邦彦,形成了其词典雅精丽的风格。周邦彦的词,含蓄蕴藉,浑厚和雅,具有写恋情而不浮艳、赋离愁而不轻俗的和雅品格。顾太清的《惜花春起早·本意》,被况周颐称为“直入清真之室,闺秀中不能有二”。词云:“晓禽鸣,透纱窗、黯黯淡淡花影。小楼昨宵听尽夜雨,为着花事惊醒。千红万紫,生怕他、随风不定。便匆匆、自启绣帘看,寻遍芳径。阶前细草潆茸,承宿露涓涓,香土微泞。今番为花起早,更不惜、缕金鞋冷。雕栏画槛,归去来、闲庭幽静。卖花声、趁东风,恰恰催人临镜。”所谓“直入清真之室”,就是指具有周邦彦词含蓄蕴藉、典雅浑成的风格。顾太清这首词写词调本意即“惜花春起早”,其辞劲健,其情婉约,“深稳沉着”,“绝无一毫纤艳涉其笔端”,摆脱了清代词坛的纤弱浮艳之习,也超越了一般闺秀词的“小慧”和“纤佻”,境界浑成,具有一种整体美。
顾太清师法周邦彦熔铸唐人诗句入词,显示出深厚的汉文化修养,形成了雅致工巧的特色;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余意不尽,韵味悠长;兼用雅语和俗语,既精美雅洁又清新朴素。如果说周邦彦的词浑厚和雅、曲折深远,那么顾太清的词则雅致浑成、幽隐蕴藉。
况周颐谓太清词“旁参白石之清隽”,指顾太清学习姜夔词的清空骚雅,形成了自己格高意远、清刚淡雅的词风。姜夔的词,清空之中带有一种刚劲峻洁之气,正如郭唐所评:“一洗华靡,独标清绮,如瘦石孤花,清笙幽磬,入其境者,疑有仙灵,闻其声者,人人自远。”他以清刚劲健之笔和淡雅素净的语言,描写文人士大夫高洁清雅的意趣,很少有世俗的香艳繁杂,也很少有壮怀激烈的情怀,具有言外之意和空灵的神韵。如《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用波荡冷月的清寂夜景,衬托出“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的黍离之悲。姜夔尤擅写梅,善于突出梅的香冷神韵,以表现高士孤洁清逸的风神。如《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用健笔写幽情,意清句隽,古雅峭拔。
顾太清也学姜夔用健笔写幽情,有清刚峭拔的神韵。如《广寒秋》写清冷幽静的境界:“禅房寂静,苍苔浓厚,冷澹斜阳阴里。去年曾到又重来,正幽径、黄花开矣。冷风轻扬,旃檀香霭,悦可众心欢喜。一杯清茗话西窗,渐薄暮,钟声初起。”太清写梅也效法姜夔,遗其形貌,摄取神理,突出其韵胜和格高。如《被花恼》:“疏枝老干自横斜,开满冷花冰蕊。”又如《柳梢青》:“冰姿不同凡葩。照流水、清心自夸。冷澹花光,朦胧月影,深院谁家?”太清师法姜夔,所填和韵词不少,如《念奴娇·和姜白石》、《凄凉犯·咏残荷,用姜白石韵》、《暗香·谢云姜妹画梅团扇,次姜白石韵》,多有白石词朴素雅洁、清刚冷峻的格调。顾太清作词学习姜夔的清空骚雅,使自己的词摆脱了浅薄俚俗和浮艳软媚,也没有豪放粗率,形成了格高意远、醇雅清灵的风格。
除了师法周清真、姜白石,顾太清还学习、借鉴李清照词的语言,形成典雅清丽的语言特色。作为女词人,顾太清对李清照特别倾慕,不仅因为李清照的才华和词名,而且还因其夫妇闺阁酬唱的伉俪深情。顾太清和丈夫奕绘琴瑟和谐,经常诗词唱和。太清字子春,道号太清,词集名《东海渔歌》;奕绘字子章,道号太素,词集名《南谷樵唱》。二人字号和词集名都是配对的,可见兴趣相投,感情深厚。顾太清有和李清照的《念奴娇》(萧条庭院)一词而作的《壶中天慢·和李清照(漱玉词>》,还作有《金缕曲·芸台相国以宋本赵氏金石录>嘱题》一词,“芸台相国”即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曾任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故称相国。赵氏即赵明诚。顾太清在词中称扬“易安夫妻皆好古,夏鼎商彝细考。聚绝世,人间奇宝”;称赞阮元搜集校订赵明诚《金石录》“前人物,后人保,芸台相国亲搜校”;特别赞赏阮元为李清照改嫁张汝舟之事辩解:“赖有先生为昭雪,算生平、特记伊人老。千古案,平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