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低位水囊引产临床分析和总结(一)

低位水囊引产临床分析和总结(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低位水囊

  资料与方法

  我院于2003年1月~2006年12月低位水囊引产150例。37~41+6孕周80例,过期妊娠41例,妊高征19例,其他10例。

  方法:用1根12号橡皮导尿管,上端绑长5cm的乳胶手指套,消毒后备用(术前检查确保不漏气)。

  引产前先进行宫颈成熟度评分(Bishop法)。

  产妇取膀胱截石位,用2%碘伏常规消毒外阴,窥器扩开阴道,将阴道分泌物拭净,碘酒酒精严格消毒宫颈后,将气囊送入宫颈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300ml,线扎导管末端,并用一块无菌纱布包绕导管末端,置入阴道内。注意送气囊时勿碰阴道壁,且避免反复操作。术后产妇可随意活动,要定期听胎心,不须专人看护。

  效果判定:上小水囊后出现宫缩,并逐渐加强,于24小时内完成分娩者,或上水囊后引起宫缩,但水囊脱落后宫缩减弱,行人工破膜或加用催产素静滴,于24小时内完成分娩者为成功,超过24小时完成分娩者为失败。

  结果

  150例引产中有135例成功,占90%,失败15例。此15例均已发动宫缩,但水囊脱落后宫缩减弱,加用催产素静滴超过24小时分娩。

  宫颈成熟度与引产成功率:根据宫颈成熟度评分,4分为未成熟,5~6分为中度成熟,≥7分为已成熟。本组宫颈评分4~8分,见表1。

  表1 宫颈成熟度与引产成功率(略)

  发动宫缩时间与成功率:150例置水囊后140例发动宫缩,占93.3%,术后发动宫缩时间最短为注水后即发动宫缩,最长14小时,平均2小时10分。

  引产与催产素应用:150例中有90例加用催产素静滴,其中5例引产未成功,成功率为94.4%。

  分娩方式:成功的135例中,自然分娩114例(84.4%),胎吸7例(5.19%),剖宫产14例(11.4%)。

  对母体的影响:①总产程:引产成功者总产程2小时35分~22小时25分,平均8小时8分。②产后出血:指胎盘娩出后2小时内之出血量。产后出血量:100ml以内24例,~200ml 者90例,~300ml9例,~400ml者1例,仅1例超过400ml,是由胎盘粘连所致。③产后病率:150例引产术后无1例发生宫内感染及产后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