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论护理教师的综合素质(一)

论护理教师的综合素质(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是构成教师素质的三要素。护理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护理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职业道德是护理教师能顺利教学和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护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护理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教育学的理论与操作技能;能力结构包括:教学能力、治学能力、研究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忠于护理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当代护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护理教师;综合素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人类健康保健需求迅速提高的新世纪,护理教育开始走向国际化、现代化,对当代护理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职业道德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1 合理的知识结构

根据护理教学工作的任务、特点、社会需求以及培养目标,当代护理教师应当具备的知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1 较深的护理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专业知识 俗语讲: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自己需要一桶水的知识储备。这形象地阐述了合格的教师拥有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必要性。由于近年来护理学发展很快,护理教师原有的专业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现有教学需要。这就需要护理教师在掌握丰富护理基础理论的同时不断拓宽自身的专业知识层面和知识结构,把握当今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前沿科技,与时俱进。从“横向”与“纵向”的结合上创造性的开展护理教学。

1.2 与护理密切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护理教育应体现仁爱及人性化需求,除护理专业基本知识外,教师应全面掌握如: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健康教育促进、卫生法学等与护理专业相关联学科群的综合知识,充实并提高自身的医学人文教学水平。此外,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释本学科知识,往往会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这正是创新的认知源泉。

1.3 教育科学理论与技术的知识 护理教师大多来源于医学院校、中等卫校和医院临床护师,虽然她们在医疗及护理知识方面能胜任教学,但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还不够完善。有学者指出:“教师应当既是自己所教学领域的专家,又是教育家”。这就要求护理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实践护理经验,而且要掌握教育科学理论和基本技能,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法学》等,吸收、探索有效的护理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此外,外语知识、电子计算机及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也是当代高校护理教师应具备的。

2 综合的能力结构

教师的能力主要是指教师调整、配置、运用已具备的知识、技能于教学实践的概括性的心理活动系统,理想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能力。

2.1 教学能力 是指护理教师进行教学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2.1.1 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教师应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从各部分教材的不同特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优化重组教材,统筹安排各部分教材的知识点,尤其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思维因素,最大限度地体现教材的学习价值。

2.1.2 传递教学信息的能力 教材中的知识信息是一种储存状态,要把这些静态的知识信息激活并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易于接受,护理教师必须具有研究的思维和化繁为简的能力。另外,语言的表达能力也会影响信息的传输,语言的科学性与通俗性、激情的语调、肢体语言的恰当运用等,都会对信息的传输起到加强作用。

2.1.3 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师不要凌驾于学生之上,主动搞好教与学的关系,使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与学的主客体互动、互换关系。教学活动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2.1.4 唤起学生兴趣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教师必备的能力有多种,其中最重要的素质是个人魅力。教师的形象魅力、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及个性魅力都会唤起学生的兴趣。护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魅力对教学的影响,充分展示个人魅力,做到教学语言精炼、机智、幽默,让自己的教学生动活泼。

2.2 治学能力 即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教师更新、调整知识结构,提高自己学识水平的能力。所体现的是教师自身修养,蕴涵着教学伦理精神及对护理教学职业的热爱和远大的理想、奋斗目标。护理教师应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研究护理教学的规律,寻求最佳护理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