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精神病医院开展精神药物药学服务初探(一)

精神病医院开展精神药物药学服务初探(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精神病医院;精神药物;药学服务

  精神药物在精神疾病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药学服务是现代药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它注重"以病人为中心",改善了传统的以窗口配发为起点,保证供给质量合格药品为终点的被动模式〔1〕。在精神病医院开展精神药物药学服务,顺应了医生、护士和患者的要求,保证了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

  1 精神药物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1.1 精神药物(Psychotropic drug)是指能改善病态的精神活动,又不影响正常精神活动的药物。它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躁狂药和抗焦虑药等,它们能选择性改善各类精神症状。自从20世纪50年代氯丙嗪问世以来,已有近百种精神药物用于临床,它在促进患者康复过程中,也显现出一系列对精神、植物神经、心血管、造血系统等的副作用。

  1.2 精神药物在精神疾病中的作用 精神疾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现多为对症治疗。支持性疗法如心理疗法和其它形式的疗法包括社交和职业培训方面的康复方案虽然有效,但它们无法替代药物治疗。

  2 开展精神药物药学服务意义

  2.1 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 Care) 又称药学监护、药学关注、药学保健等,是1973年由Brodio DC提出的。它是患者要求且能接受的,确保用药安全、合理、经济、有效的服务。在国外,已形成了理论模式和实践模式,提出药学服务的对象是整个社会群体,强调药师与患者之间必须直接接触。在我国,药学服务虽然未正式开展,但是已经进行着相关的工作,如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治疗药物监测,开展形式多样的用药咨询服务,建立患者药历,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等〔2〕。

  2.2 在精神病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必要性

  2.2.1 患者要求开展药学服务 除了抗焦虑药易致依赖性不易长期服药外,其它如抗抑郁药服药2~4w后情绪开始改善,急性期服药1~3mo,巩固期服药4~9mo,恢复期服药6~12mo,总服药时间至少1.5a。特别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需服药2a,第1次复发需服药5a,反复复发需终生服药。长时间服药患者很难坚持,用药后的不良反应降低了服药的依从性。一些特殊体质患者如心、肝、肾功能不全等,还需进行个体化给药。因此,对患者进行服药指导很有必要。

  2.2.2 在精神疾病的各个阶段,患者家属、医生、护士要求开展药学服务。 疾病早期和恢复期,一般采取门诊治疗。此时患者病情不严重,没有自伤、毁物、扰乱社会秩序等恶性行为。药师应嘱咐患者家属注意药物的保管,按时按量按疗程给患者服药。告知一些常见的精神药物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在疾病严重期,应住院治疗,此时患者自知力丧失,否认有病,被动服药甚至拒绝服药。当患者清醒时,药师应协助护士进行服药指导,说明服药的重要性及不良反应的可耐受性,及时发现并预防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药师为医生及时提供药物信息,协助选择药物,做治疗药物监测,选择合适的用药剂量。例如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用药剂量的选择等。对于治疗窗口狭窄,血药浓度与临床反应关系明确的抗癫痫药如锂盐、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应做血药浓度监测,以防止血药浓度低而达不到治疗效果,过高可引起精神症状而被医生误判为病情加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