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教育理论论文>成也养成教育,败也养成教育――浅谈对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一)

成也养成教育,败也养成教育――浅谈对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中学生养成教育人才成败
  论文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人才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文中全面地探讨了加强青少年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初中阶段是人生一个充满幻想、充满期待的小站,是每一个人成长历程中生理、心理变化最大,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作为生活在这一特殊而敏感时期的青少年,就象一张等待描绘的画纸,一块等待雕刻的璞玉,他(她)们未来的命运如何,在某种程度上讲,就决定于他(她)们在初中阶段是否能具备良好的道德和健康的心理,因为这是每一个人走向成功的两大宝贵的财富,而要让每一个青少年都具备这些优良的人生品质,则完全取决于初中阶段的养成教育。然而,探究当今社会,青少年违法犯罪比例不断上升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来自社会上多方面的不良因素的诱惑外,最重要的一点是青少年缺乏自律意识和能力。因此,加强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养成教育已成为时代一个迫切解决的课题。它不仅关系着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明天,真可谓“成也养成教育,败也养成教育。”但是如何对初中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体会。
  首先,社会、学校要正确认识养成教育。目前虽然许多学校都已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但这种重视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只是简单地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条化,未能根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实际需要加以深入研究,做出科学举措。因为养成教育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之策。它不只是要适应初中,更要适应高中、大学,要服务人的一生。所以说,养成教育不只是日常行为的一种简单的规范,它更是人格的提升,品质的提高,心理的健全的综合性教育,其最终目的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良好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健康人才。“马加爵事件”不仅是当今教育一个惨痛的教训,更是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思考。养成教育是育人。是教育的基础和目的,它不应成为“教书”的附属品。其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养成教育,有不同的内容。笔者认为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应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做一个对社会对益的人
  任何人都有两面性,既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就会陷入狂妄自大的泥潭。反之,则会产生自卑自弃,自我封闭的怪圈。所以说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是学生进步的关键,是拼搏进取的起点,也是全面发展,在社会和集体中取得成功的基础。只有这样,青少年才能自觉去克服,纠正自己不足,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不断完善自己;就会主动关心、帮助周围的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学会自我约束,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加强对学生承受困难和挫折的养成教育
  针对目前独生子女多,娇生惯养的现实,培养青少年学生承受困难,挫折的品质显得十分重要。因为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总是在一帆风顺中成长。如果在初中阶段,青少年没有培养这种战胜困难的能力,将来如何去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去成就人生的理想?去建设强盛的国家?只有能经受了挫折的人,才能担当天下的重任;只有能经受挫折的民族,才能傲立世界民族之林。挫折教育应是人生的必修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