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等教育论文>一般地方工科院校建设大学科技园的可行性思考(一)

一般地方工科院校建设大学科技园的可行性思考(一)

详细内容

大学科技园的建设逐步受到代写论文大学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首的部分重点高校率先加快了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步伐。但从目前已建成或在建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大学科技园是依托国家和省级重点高校而建的,作为一般地方工科高校,建设大学科技园的屈指可数。一般地方工科院校能否建设大学科技园?是否具备建设大学科技园的条件?建设大学科技园对院校发展的价值体现在何处?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一、大学科技园的概念和功能
  
  大学科技园,是以大学为依托,利用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文化氛围等综合资源优势,通过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在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在大学附近区域建立的从事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活动的高科技园区。它具有以下功能:
  1.创业型企业的孵化基地
  大学科技园的首要功能是孵化企业,培育企业家。大学科技园应通过建立企业孵化器群来凝聚创新人才,孵化创业型企业,营建创新网络,形成创新文化。在具体做法上则通过强强合作,组建孵化器加风险投资的企业法人,为企业提供以基本商务服务、中介增值服务、融资咨询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全方位的创业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不断孵化、培育出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优秀的企业家。
  2.创新型创业人才的培育基地
  大学科技园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面向在校学生的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个薄弱环节,大学科技园的兴起,为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一定的环境、条件和平台。二是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利用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办一些开放式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趋势所需要的教育培训课程,通过集中授课、专家指导、实习观摩和企业诊断等形式,使大学科技园成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的指导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训基地。
  3.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
  多年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中间环节不畅,表现为转化速度慢,转化效率低,形成科技企业的比例小。大学科技园的兴起,创造了环境条件,提供了现代化装备,以及建立了较为灵活的机制,可以使学校的科技链与社会的产业链较快地连接起来,并通过技术加资本的运作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既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又加快了科技企业的成功孵化。
  
  二、一般地方工科院校建设大学科技园的价值体现?
  
  1.建构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
  国家创新体系是指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社会其他机构和政府等有关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其核心是“产、学、官”紧密结合,要实现这种紧密结合,需要一定的机制和条件,而大学科技园就能够提供这样的机制和条件。大学科技园充分利用大学的各种资源,易于形成科技园的独特优势,从而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一般地方工科院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有义务,也应该服从国家创新的需要。
  2.实现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般地方工科院校要跻身于同类一流高校行列,必须重视学科建设,加大科研力度,多出科研成果,提高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知名度。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思考如何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为科研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实现科研的跨越式发展。创建一个科技园区,可以使一般地方工科院校现有的人才智力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可以使学科建设更好地与地方接轨,可以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可以使其与地方企业的关系由松散型转变为紧密型,也可以大量吸纳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和其他高级人才进入科技园工作,从而促进学校自身的发展。
  3.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要求
  一般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都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与地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地方企业大多科技含量不高,科研投入不足,也缺乏一个提升科研水平的平台,因此,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生存的竞争压力需要建设大学科技园。
  4.推动高校科技力量的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需要
  目前,一般地方工科院校科技力量已经以各种方式融入到地方经济的发展大潮之中,这支力量在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等各个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建设一个以一般地方工科高校为主体的大学科技园,无疑可以为这支强大的科技力量搭建一个展现其独特魅力的舞台,把大学的科技能量充分地释放出来,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与技术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一般地方工科院校建设大学科技园的优势与欠缺?
  
  一般地方工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它们大多立足地方,依托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来设置自己的专业和确定发展方向。因此,从建设大学科技园的需要出发,它有以下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