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等教育论文>培养大学生的交往能力(一)

培养大学生的交往能力(一)

详细内容

  [摘要]人际交往是学生心理成熟与个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当今的代写论文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受父母的过度保护,往往在交往中出现问题。因此,加强学生的交往教育,指导学生的交往实践,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需要。
  [关键词]交往礼仪 交往技巧 交往能力
  
  一、学生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1.交往不文明,缺乏交往礼仪常识
  主要表现在接人待物不礼貌,为人处世不懂规矩,日常行为不讲社会公德:自律性差。
  2.性格内向,自我封闭
  主要表现为主观上不愿意交往,与同学接触频率低,相互情感交流少,同学问关系疏远,这类学生往往具有自卑或害羞的心理,缺乏自信,因而畏缩封闭。
  3.存在认知障碍、行为障碍,因而导致交往障碍
  表现为缺乏对自己角色和地位的认知,普遍智商高,情商低,或者是先天具有行为、举止、语言上的障碍,而导致正常交往障碍。
  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之所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目前的学生独生子女多,他们从小生活在优越舒适的环境中,娇生惯养:加上家长教育方法不当,致使孩子任性,事事以“我”为中心,缺乏基本的交往常识,与人合作的能力差;二是在从小到大的学校应试教育中,存在着学校老师只注重单向知识灌输,忽略双向的、多角度的民主交流,学生往往被动参与教育过程,缺乏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独立自主的参与精神,既缺乏主动交往的愿望,也无积极进行交往的意识。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求职路上的拦路虎,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障碍,但是良好交往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一个系统的学习训练过程。
  
  1.提高学生对培养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使其意识到搞好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个人在一个团体,群体内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安德鲁・卡内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专业知识,85%是靠人际关系与处世能力。
  大学生是当代优秀青年的群体代表,也是未来参与社会实践和国际交往的主力军,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需要交往,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为将来进入竞争激烈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