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等教育论文>浅谈新时期高等学校的知识管理(一)

浅谈新时期高等学校的知识管理(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高等学校
  论文摘要:知识社会引发“知识管理”的迅速兴起?知识管理推进知识社会的不断前进。高校是知识的生产部门?在新时期?高校应重视对知识资源的管理?构建适应知识社会需要的高校知识管理体系?使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持续发展。该文对新时期高校知识管理的内涵、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知识经济是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和经济资源的经济?也是知识产品成为重要消费品的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化不断加剧的竞争态势使个人、组织与社会更加清楚地意识到?曾经在市场竞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和技术优势不足以保证竞争的成功。而对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搜集、分析和评价则成为更为重要的因素。正如知识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在这个社会中?知识成为个体和经济整体最基本的资源。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经济学家重视的传统生产因素―――并没有消失0但是却成为次要的因素。”在知识经济中?国家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生产力。发展知识生产事关国家的兴衰?作为知识的生产源和集散地的高等学校?如何对知识进行管理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高校知识管理的内涵
  以知识为对象的“知识管理”?是管理领域的新生事物?各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高校的基本目标和管理的基本职能出发?我们认为?高校知识管理是高校管理者通过对高校内部和高校外部知识的管理和利用?以达到提高高校创造价值的能力这一目的的一种手段和过程。
  知识管理思想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它不但继承了人本管理思想的精髓?又结合知识管理这一新的管理形式的特点予以创新。因此?就高校知识管理的特征而言?它不仅具有知识管理共性?又兼具高校的特殊属性高校知识管理应以人性化管理为根本?以变革与创新为立足点?以集体参与为基石?以融合交叉与社会的根基以按知识价值分配为核心。从内容上讲?高校知识管理就是要推动新知识的创新和生产?支持从高校外面获取的知识?并提高消化吸收知识的能力?确保新知识在高校内部及时扩散?促使高校教职员工都能利用高校组织目标相关的知识?确保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能知道知识在哪里?以便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地方都能得到。因此确定高校开发、获取、应用和传播知识的战略决策?协调各种力量实施这一知识战略?利用知识以改善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和管理过程?检测和评估知识资产的价值?从知识的角度检测和评估高校的管理活动等等已经成为目前高校知识管理的目标所在。
  知识管理的特征使高校的管理者和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它要求教职员工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强调设计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使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个人、知识与高校组织联系起来?进行大量的知识创新。如果我们高校工作者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隐瞒信息?或高校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常常是为了鼓励保密而非信息共享?那么这将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巨大的挑战。
  二、高校知识管理的不足
  观念落后。高等学校中大多数人对知识管理的概念认识不清?不了解知识与信息的本质区别?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混淆在一起。虽然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密不可分?但是知识管理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是信息管理所不能替代的。另一方面?对知识管理重视不够?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人?在知识组织中?人力资本居于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在高等院校中?教师和研究人员应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很多高等学校对待这一主体不如对待金融资本或实物资本那样给予重视?这样无疑不利于知识管理的推进。
  知识管理存在个体性。对于高校来说?知识的内涵也是很广泛的?但用一句话来解释“?知识就是材料”?尤其是高深的知识材料”?且“处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实质的核心。”这种高深知识具有专门化和自主性性质?这也就决定了高校知识和知识生产活动的个体性。尽管科学的发展、知识的进化已呈现出复杂、高级、交叉的趋势?但“家庭作坊式”的独立研究与实验在高校仍然占据一席之地。在高校?每一个知识人都拥有自己的独特的一部分知识?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活动中心?尤其是担任高校知识生产和创造的主角的科研人员的隐性知识和知识人紧密一体?很难外显化。
  管理水平低下。高等学校普遍缺乏有利于推行知识管理的组织、制度、文化等软环境?并且?在学校层面缺乏能够对整个学校的知识管理承担责任的部门。目前高等学校院系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普遍?各个院系之间的联系和优势的整合缺乏统一考虑和安排?教职工之间缺乏交流?没有相互学习的氛围?学校主要依赖于少数人的工作?扼杀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多数人只注重个人的奋斗与创新?缺乏师生团队合作猜神。这些都导致知识很难共享?而这与知识管理的目的―――促进知识共享是相违背的。
  缺乏相应的知识管理平台。当今世界?知识增长、创新的速度愈来愈快?致使知识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必须具备对复杂多变的知识环境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持续的知识创新能力?而这一切?都要求高等学校的知识管理体系要具备先进的系统?包括各种软件、硬件和网络基础环境。但是?我国大多数高等学校缺乏健全的知识管理系统?导致高等学校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迟钝?适应性差?以至于造成高等学校工作的低效率和低效益。
  知识管理在高等学校应用中流程混乱。知识管理在高等学校的应用过程应该是―个“知识集约―――知识应用―――知识交流―――知识创新”四个环节反复良性循环的过程?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这个过程没有连贯起来?而且?大多数时候?知识应用和知识交流这两个过程都被忽略了。
  知识产权保护不够。高校本是知识创造的和知识转化的场所?知识产权受到合理保护不仅可以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也可以降低知识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可以说是知识创造和知识转化的动力支持。但从现实角度来看?高校内由于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等原因?知识侵权和学术腐败现象屡见不鲜。
  三、高校知识管理改革的实施
  针对我国高等学校的现状?欲使高校知识管理有效地实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1转变观念营造知识管理文化氛围
  知识管理是价值观和管理思想的变革?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却又不仅仅限于信息技术?其最大挑战是价值观和管理观念的创新。高等学校应该加强有关知识管理的知识培训?一方面让大家认识到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区别在于?知识管理强调的是如何设计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得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知识创新。另一方面要唤起大家对知识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实施知识管理工程的紧迫感。并且?我们要认识到这种培训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最重要的是为教职员工提供一个随时随地的学习培训机会―――例如?登陆学校的内部网就可以获取学习资源。
  知识管理之所以依赖于组织文化的变革?是因为知识的共享性?它要求高校建立起开放和信任的氛围?打破信息流动的界限。因为知识管理只有在和谐、团结、宽容的氛围中才能达成?在这样的环境里?合作将成为常事?跨学科和跨地点的课题小组将非常普遍?知识在交叉碰撞中实现知识创新。因此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知识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