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三自”教育方式与实效性研究(一)
详细内容
作者:敖以玲杨满康 李晓萍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实效性研究教育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八荣八耻”思想道德素质高职院校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部分。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进行以“八荣八耻”为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提高大学生思道德素质,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近几年来,在德育教育中,我们围绕“三自”(自学习、自主活动、自主评价)教育的方式和实效性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操作及经验下:
一、“三自教育”的基本实践及基本操作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原,学习的形式是由班级、学生会、团委为单位组织行经验交流、讨论、个案分析、辨论等。学习的内是涵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各种行为规范以及会主义荣辱观读本等等。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主渠道。我们在体性教育理念支撑下进行德育课堂教学改革,以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取向,增强学生的主体识,强调课堂互动,关注课堂中愉快和谐的群体生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人,让德育课堂成为师生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经验、共享人生、共享快乐的绿洲。
我们认识到教学活动是主体性活动,德育教学程不仅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程,德育课堂教学要目中有人。学校引导教师致于新颖的德育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努力改变学的学习方式。我们引导学生确立一个好汉三个帮观念,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能、参与学习策略。教关注学生的多维度参与、分层学习策略。教师对生的学习不搞一刀切,不搞一视同仁,而是因人而,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找到最佳的个人发展模。
(二)自主活动
自主活动是以班主任、生活教师等为指导,以年、班级、学生会、团委等为单位的学生自主参与的周主题活动和特色实践活动。例如:收看《新闻联》,持之以恒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知道国家大事,了解时事政治,让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还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座,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以及“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我校都以活动、讲座、看专题电视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并聘请司法部门、派出所、交警大队等负责人担任法制辅导员,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
近年来,我校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探索出一条以学生组织为依托,以文化活动、实践基地、校园网络为载体,以自主活动中心为纽带,具有高职大学生管理特色的校园德育发展之路。
1.校园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氛围建设。多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在全校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在提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以来,学校专门出台文件,部署校园文化建设,并对在建设中发挥学生自主性作用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建设一个稳定的平安校园、儒雅的文明校园、科学的民主校园、环保的生态校园、诚信的有序校园、充满活力的开放校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发挥德育课堂的互动性。在德育课堂上,学校提出发挥学生自主性作用,引领学生思潮,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确立了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教育“一二五四”的工作思路,做到教育关口前移。在新生人校之际,就开始加强校史、专业思想、守纪诚信、爱心奉献、心理健康、理想信念等教育,所有课程都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完成。
3.依靠学生社团组织自主教育。在教育中,学校紧紧依靠学生队伍中的三支队伍(党支部、学生会、班委会),充分发挥三股力量(党员、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的主动性作用,注重内容上贴近学生实际、形式上突出学生个性,组织上注重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组织和参与中感悟人生哲理。
4.创新学生党建模式。学校通过构建新的学生党建模式,让党员和人党积极分子引领学生思潮。学校在把支部建在系上。目前全校有学生支部6个,党员ll9名,基本实现“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格局。不少系还成立学生党建研究会、党建班、党建理论研究小组等以“三自”为特色的党建组织形式,探索出一条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社会结合、学习与交流结合、学习与主题活动结合、学习与专家报告结合、老师与学生结合以学生为主的“六结合”党建工作新路子。
5.丰富多彩自主活动。学校通过发挥学生会和班委会的作用,从四个方面人手,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一是专家引领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学习成才;二是学生自强之星、校友成功事例等典型事迹引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三是主题活动引领学生从身边事做起,文明诚信,成才报国;四是科研项目引领学生形成科技创新的学风。学生自我教育也从一人校起步。五是学校通过“三助”,即助管、助研、助教,为学生提供参与管理、参与实践、参与学习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给学生评价教学的发言权、参与权、表决权,促进了教学相长;让学生参与日常管理,把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等工作,下放给校、系两级学生会。学生当上了楼长助理、辅导员助理、处长助理,成了公寓管理巡视员、教学工作信息员、学生管理工作咨询员,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走进实验室协助教师做研究,促进了教学相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学生参与、理解和支持,也促进了“受教育者自教”的进程,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创造了优良的环境。六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功能,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学校现有多个社团,带动着一大批学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学习,营造了良好的课外学习氛围。
(三)自主评价
德育教学评价不仅是为了证明学生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享受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实践证明,改变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评价、合作评价、自下而上地进行反评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自主评价是以自我评价为主,辅之以集体评价、家庭评价的一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评价评估办法,评价每半期进行一次,其中,自我评价是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设计的多项问卷内容进行自我认识的评价;集体评价是在班主任老师组织引导下,由学生代表从勤奋学习、遵规守纪、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方面对全班同学作出的评价;家庭评价是家长从尊老爱幼、邻里关系等方面对自己孩子的评价。教育学生乐于参与集体活动,关心集体,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集体生活中,有民主、合作的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爱心,能正确认识、评价和监控自我,不断自我完善。
这里我们努力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一是变学生客体为学生主体,引导学生参与互评、自评,初步认识自我;二是变单一主体为多元主体,学生、家长、社会参与评价(途径有教学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评价手段:一是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包括教师的鼓励性语言、动作等,二是注重形成性评价,重视过程评价,根据主体的发展状态作出价值判断。在评价方法上:一是全面评价,打破一语定结论的格局,实行多样全面的评价;二是模糊评价,实行弹性评价,用描述性、发展性语言来评价学生。
我们引导学生介入评价活动的全过程。在整体性、过程性、发展性等评价理念的指导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催化剂。主要方式如下:①自我反思性评价。我们摒弃传统常规评价——将评价对象与别人或与固定的标准进行参照对比的方法,侧重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纵向比较,从中发现变化与进步,注重个人体验与感受。②档案袋评价。我们建立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档案,有活动档案袋、活动手册等,注意搜集保存活动的原始材料和活动成绩,真实记录并客观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使学生深入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明确自己做得怎么样,以进行实践反思,完善行为。
二、基本成效与经验
经过2年的实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得到增强。
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三自”教育方式使得德育教学切人了学生的人生课题,让学生在教学中展示,在德育考核中提高,在展示提高中发展自己,课堂出勤率达到了96%以上。学生们普遍认为德育教学贴近学生实际,有针对性,我们在参与教学活动中,提高了自信心,锻炼了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在交流碰撞中,加深了对思想道德理论的理解。不少同学还在校报上发表了道德小论文,获得了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