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的成本节省之道(一)
详细内容
得克萨斯奥斯丁戴尔旗舰工厂的日班经理ShayneMyhand要做许多的陪护工作。他一天要接待四五拨公司的高层或者中层巡视官员,这些官员来此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这家装配工厂更有效率的运转。
31岁的Myhand每次都走同样的巡视道路,最后他会进入显示器车间,在这里,他会摸一摸墙上那枚已经不太光鲜的木制纪念章,那是为了纪念1991年最后三个月,戴尔的个人电脑产量突破49269台而设立的。他说:“供应高峰时,我们将超过这一数字。”说这话时,Myhand脸上带着微笑。Myhand对来访者说,即使在目前的圣诞节时期,一个上午9时达到工厂的订单,他们也能够保证在下午1时让它完成上路。
在戴尔这家世界最大的电脑生产公司之中,企业官员们用AlfredKinsey劳动强度理论去研究自己的组装流水线。戴尔用视频设备将工作小组的每个组装步骤录像下来,然后看有没有多余或者浪费的步骤。戴尔工作流程设计师甚至令一件产品不出现一颗多余的螺丝钉,因为,一颗螺丝钉的出现将浪费一台机器大约4秒钟的装配时间。
在戴尔,最能干的工人称为“熟练工”,他们的工作步骤将被摄像机录下来,然后供其它工人学习。
这套流程非常的严格,但在美国的经济学家,政客都在为美国的制造业前途,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地位崛起担忧的时候,戴尔的举动并不是多余的。这种流程有助于建立起一套标准。Needham&pany公司的分析师CharlesR.Wolf说:“当每个人都在热衷于外包的时候,戴尔继续在美国进行生产工作,因为,过去的20年,戴尔已经积累了相当精细的经验,他们知道如何廉价,智能的进行生产。在制造方面,戴尔确实处于21世纪的先进水平。”
在美国,除了戴尔,没有哪家电脑厂商进行生产。很久之前,戴尔的头号对手,惠普公司就已经将电脑组装工作外包至第三方,这些厂家多位于亚洲。随后,世界头号PC厂商IBM也这么干了。IBM1981年创造了PC市场,本月,IBM宣布将自己的PC部门卖给中国计算机巨头联想公司。戴尔创始人兼主席MichaelDell说:“我们的竞争对手已经久不亲自生产电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