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运作管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需多方努力(一)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需多方努力(一)

详细内容

融资难: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瓶颈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7%,在社会就业和经济贡献度方面都超过50%。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都把中小企业视为其经济发动机和社会进步的稳定器。而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占比则达到99%以上,其吸纳社会就业人员、出口额及经济贡献度都比发达国家高。

  同世界各国一样,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小企业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超过一千万家注册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达99.3%,GDP占比55.6%,全国工业新增产值占比74.7%,社会销售额占比58.9%,税收占比46.2%,出口总额占比62.3%,城镇就业岗位占比75%左右。然而,中小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却是极不相称的,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瓶颈。

  据国际金融公司研究资料,我国中小企业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我国中小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内源性融资比重过高,外源性融资比重过低,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在外源性融资渠道中,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中小企业缺乏外部股权融资渠道。而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占有相当比例,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政策引导、健康的信用环境和相关的法律保护,加之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间信用体系建设的差异,非正规金融在较大地支持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民间借贷方面的法律纠纷,同时也对国家金融秩序形成干扰。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过较长时间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逐步建立了一套在完善信用体系基础上的包括信用机构、担保机构、中小银行、创业投资体系和创业板市场在内的中小企业直接、间接融资的市场体系和政府政策支持及扶持体系,给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全方位的融资支持服务,有效地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