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运作管理>民营企业如何面对传媒?(一)

民营企业如何面对传媒?(一)

详细内容

主持人语: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保护私产终于以修正案的形式写入了宪法,在至高无上的宪法保护下,各界都预计中国的民营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但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公众中的形象目前看来并不总是正面的,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对传媒的刻意回避,导致了外界对他们的种种负面猜测和议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民营经济的整体发展,所以,本期我们特意请来三位嘉宾,谈谈民营企业该如何面对传媒。

  主持人:刘文锋肖南方

  嘉宾:刘予丰(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整合传播部副部长)

  潘欣:(佰奥公关顾问公司总裁)

  易圣华:(TOM集团易网通电子网络系统(深圳)有限公司市场经理)

  回避传媒影响民企形象

  亚太经济时报(以下简称“亚太”):尽管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民营企业家在各方面的地位也越来越来高,但他们在中国公众中的形象并不十分乐观,一个例证就是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不利的情绪和看法,如“仇富”,又如对民企“原罪”的种种议论,等等。有人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与外界对民营企业的认识存在片面性有关,但也与民营企业普遍过份低调,不善于跟外界沟通有关。你们对此怎么看?

  刘予丰:可以说,民营企业的作风、民营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传统观念的误区等三个主要因素影响到民企形象的建设。

  民企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务实。这种务实的特点往往导致他们总是把最主要的精力――有时甚至是全部的精力放在企业的“硬”的价值创造上,常常忽视了“软”的形象建设。

  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新中国的民企发展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民营企业还缺乏现代化的企业运营经验,这其中就包括与媒体打交道的经验、形象建设的经验等等。当然,我们也不可一概而论。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已经成熟起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最有活力、最优秀的企业代表,他们不仅有强烈的“形象意识”,更有高超的“形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