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代的官僚体系看组织管理(一)
详细内容
读宋代的历史,是一件非常令人郁闷的事情。有宋一代,经济、科技和文化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但是在军事上,却几乎是每战必败,除了南北宋之交出身于乱世的名将岳飞和韩世忠之外,几乎就没有能抵抗外侮的将领和军队。每看到此,总不禁要心存疑问:宋代哪怕最后只剩下半壁江山,却仍有人口6000万,疆域面积也是今天法国的4倍,文化则已达到巅峰,为什么会在外敌的入侵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呢?
辉煌与衰微
北宋自马上皇帝赵匡胤开国之后,在经济和文化上迅速地达到了一个辉煌的时期,一般的史学家都认为这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最高潮。在科技方面,中国的拱桥、建筑用的脚手架,造船用的舱壁,不透水的船舱,航海用的指南针,踏水轮的船舰,三弓床的弩,占仪,水钟,深度钻地的技术,炼钢炉和水力纺织机都出现于宋代。宋代的文化更是令人神往,宋词与唐诗同样在历史上占据着最重要的文学地位。至今杭州也到处都是宋代的人文历史遗迹,无论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抑或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城郭。
以杭州为代表的南宋经济也曾给马可波罗这位威尼斯商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在宋亡后32年抵达当日的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宋代人称“行在”,马可・波罗则翻译为Quinsai)。他笔下的杭州──“雄威壮丽的京师”──的“庄严和秀丽,堪为世界其他城市之冠。”(注:远方出版社2003年3月版《马可・波罗游记》第169页)在南宋,杭州的人口就已经达到100万以上,而当日欧洲最大的城市,人口也仅有几万。即便看北宋末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当日汴京商业经济之发达,也令人叹为观止。
但是在军事上,宋代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宋太祖赵匡胤本是武将出身,在马上夺得了天下,但在他有生之年,却从来也没有夺回过他一直企图收回的失地燕云十六州,当然他那些不济的子孙就更没有能力收回了。他曾颇没有志气的说过“俟满五百缗,当向契丹赎燕蓟。”意思是说,打不过,可以买回来,然而契丹人并没有给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