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新定位 2005 在"系统思考"中崛起(一)
详细内容
当我们站在崛起的拐点上
在2004年与2005年交接之际,我们关注: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全球化时代中“崛起”与“遏制”交融博弈的巨大挑战?打造学习型团队能否成为“20岁”中国企业在转型期持续成长的有效利器?
中国经济在崛起,已经成为全球有目共睹的事实。但如何看待这一趋势,却存在着现实与梦想的巨大反差。
我们所处全球宏观环境中蕴含的遏制因素,在2004年达到了顶峰:“反倾销”、“知识产权”、“环保”、“企业伦理”、“行业标准”等市场准入壁垒,在越筑越高;同时,关于“能源争夺”、“配额限制”、“货币政策”、“市场经济地位”等财经话题中所包含的政治气味,也越来越浓。
和平崛起,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但遏制崛起,同样是周边对手的必然。在2005年,中国企业对残酷的现实都准备好了吗?中国企业能冲出重围吗?
而我们也看到:在中国经济崛起的同时,中国企业还没有真正崛起。
我们自身赖以生存乃至骄傲的竞争优势,在2005年及未来,都注定走到“瓶颈”:WTO保护期在接踵到限,而我们的优势产业却连遭域外棒喝;我们的成本优势在逐渐递减,利润在日渐微薄;与此同时,企业力图实现产业升级,却困难重重。“世界工厂”这一称号中的酸楚与无奈,正在成为我们的切肤之痛。
除了低成本与大市场,我们还能有什么进一步推动持续成长的竞争力?在经历20年成长后,中国企业该如何在转型期完成由“英雄魅力”到“团队制胜”的过渡?
总之,中国企业要想实现随同中国经济一同崛起,该如何运用全新的系统视角看待自己所处的新环境与所扮演的新角色?
将“崛起”与“遏制”摊在聚光灯下
2004年,“崛起”无疑是描绘整个中国经济最热门的一个词汇。于是,我们今年年会的主题,当然缺少不了它的份量。但我们今年年会的另一个主题“遏制”,却大多被用于政治、某一行业,而鲜有被用来评论整个中国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