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运作管理>柯达继续调焦 “壮士断腕”惨烈可否快结束(一)

柯达继续调焦 “壮士断腕”惨烈可否快结束(一)

详细内容

虽然是炎热的夏季,上海,老街,一家柯达冲印店店主老张(化名)的心里却没那么热乎,“现在照片冲印的生意难做呀,我都担心这店还能再撑几年。”

  事实上,身处“冬季”的远不止老张一人。7月20日,柯达全球公布了最新的裁员方案:在2004年计划裁员15,000人的基础上,再裁10,000,缩减的主要是传统业务的生产和管理部分。

  柯达的冬季究竟还有多久?“壮士断腕”的惨烈是否可以结束得更快一些?

  老张的店

  1993年秋天,做了七八年冲印店生意的老张看到一则电视广告,大意是:世界著名的拍照影像公司伊士曼。柯达公司在上海拓展冲印加盟店业务,柯达为加盟店提供专业的技术和服务,同时免收加盟费。

  老张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会,他的店最近生意越来越好,他也刚好希望在拍照和冲洗的技术方面多下下功夫。很快地,他通过柯达的咨询电话了解到,建加盟店如果自己有店面的话,只要根据需要购买适当的器材,并保证一直使用柯达的胶卷和相纸、胶水等耗材,即可成为柯达的加盟店成员。老张算了笔帐,自己有店面和一部分器材,再补充一些柯达的器材和购买一些耗材,成本不算高。

  1993年冬天,经过柯达方面在店面外观和陈设方面的统一“包装”,老张的店开张了,因为孩子还小,店铺主要由他自己和老伴打理。虽然离他们不远处还有家“富士冲印店”,但老张的生意还是明显好过那家。

  事实上,1993年之前,富士在上海和东北市场占有绝对的优势,柯达的门店数只有富士的1/10.转折出现在1995年,根据老张的回忆,以前富士在色彩方面比柯达有优势,但1995年富士开始在加盟店中推广一种名为“富士特质纸”的新相纸。使用出来的效果很不好,于是很多加盟店从那年开始部分冲印店改换了“东家”。

  1997年香港回归,随后1998年开始,上海掀起了一股“香港旅游热”,老张的店也跟着“热起来”。“很多单位旅游,到这边一买胶卷都是十几卷;而且拍完了是肯定要全部冲印出来的,不然没法看。那时是客户围着我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