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岳:企业家应重视危机管理(一)
详细内容
《中国新时代》:在您看来,什么才是2005年企业家面临的最大风险?
袁岳:真正要注意的风险也许是怎样放慢发展速度,尤其注意留意自己的消化能力,在国有资产民营化和中国市场进一步国际化的过程中,注意控制发展节奏。
发展死亡症可能比迟缓死亡症还来得快。培养和发展团队管理能力应该要放在企业能力建设的首位,在快速的发展中,更需要借助于外部的专业服务来克服管理偏差。
《中国新时代》:在2004年没有“出事”的企业家的心理是,认为“出事”的企业家“不走运”,并相信如果自己保持谨慎,这种偶然性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您如何评价企业家这种缺乏安全感但同时又心存侥幸的心理?据您了解,现在企业家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
袁岳:三种因素加强企业的不稳定型态:一是恐怕机会丧失,被同行拉下,从而产生资源抢夺的冲动;二是对于自己的管理层没有控制的把握,从而加剧不当控制或者内心恐惧;三是对所使用的有瑕疵的经营与业务手段所潜在的破坏性缺乏适当的估计。
从本质上说,对于这些因素缺乏预估/预警和事先预案能力的企业家,他内心的担心度就比较大,或者在出现状况的时候的惶恐程度就高。需要指出的是,超过75%的中国大中型企业,对于行业风险/人才风险和市场风险缺乏明确的预先控制机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担心的企业家至少是有心理准备的,很多企业连担心的意识和能力也没有。
《中国新时代》:中国商业社会的游戏规则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企业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变动和风险?
袁岳:灰色交易的“出事率”在增高;核心人才的流动率增大;随着国际资本的独资化浪潮,国际竞争者体谅国内情况的可能性降低;资源提供的透明化与对于企业管理素质的高要求。很重要的是,过去成功经验能够维持的价值周期进一步缩短,这将导致出现更多的新企业和新竞争者,市场上的从业机构的置换周期也大幅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