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运作管理>公关机制落后本土企业 宝洁陷入诚信危机(一)

公关机制落后本土企业 宝洁陷入诚信危机(一)

详细内容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健康、维权”的主题下,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打造自己的健康、诚信的形象,但是著名的跨国企业宝洁公司却因为旗下的SK-II化妆品被消费者起诉,成为3・15时期消费者关注的一个负面焦点。

  事情起因源于江西。江西的一位吕女士听信了宝洁公司旗下的化妆品SK-II的一则广告,该广告称“连续使用28天细纹及皱纹明显减少47%”,结果吕女士使用28天后反而出现皮肤搔痒和部分灼痛,为此她向法院提起诉讼。

  作为消费者吕女士始终没有露面也没有接受任何媒体采访,而她的代理律师唐伟则非常活跃,为此事件专门向媒体设置了公开信箱和密码,向所有媒体随时传递最新信息,且据唐伟称,吕女士对于购买和使用SK-II的过程进行了全程摄像。而唐伟本人也并不简单,曾经起诉过百威公司,让刚刚进入中国的百威撤换过广告。但是宝洁公司对于这次事件的回应却相当低调,除了让SK-II的两位代言明星做出声援之外,对于媒体的采访只是以传真或已公开的声明作为回复,因此情形比较被动。

  上海君策公关顾问公司总经理屈红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此事件做了详细点评。

  是巧合还是算计?

  《财经时报》:名牌商品、名牌企业遭遇投诉事件并不新鲜,但是在3・15之际,全球著名的宝洁公司旗下的SK-II化妆品发生在南昌的一起诉讼事件,却迅速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信任危机。您认为这起事件是偶然性事件还是有策划的对抗性行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屈红林:就起诉方的运作手法来看,偶然性事件的可能性非常小,更像是一起有策划性的对抗性行为。从起诉方运作手段来看,起诉方对SK-II的成分、广告宣传的软肋、相关法规进行过周密的研究;从事件的启动方式上看,起诉方选择了消费者起诉结合媒体传播,进而引起工商执法部门的关注和介入。这些行为都表明,起诉方对法规、媒介关注点和媒介运作方式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很专业地引发各方面对事件的关注、报道和参与,应该是精心谋划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