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兵法管理”(一)
详细内容
建立商业规则,融合各种管理模式,才能形成现代化的中国式管理。
无论东方西方,“兵法管理”普遍存在,在哲学范畴中,兵法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一部分,存在于士农工商中;在心理学范畴中,阴谋和阳谋中有种模糊的阴暗的感觉,随着现代企业日益迅速的发展,各种管理思想都在碰撞,交融。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审视各种管理模式的镜子,兵法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不当,以及其本身的缺陷,使很多企业人士开始思考,如何超越兵法管理,如何融合现代化管理,建立一种适合于自己的管理模式。
兵法管理应用的有“道”和有“度”
“兵法管理是一个历史的延续”,爱特沃德公司孙立宇总经理感觉到即使是令人反感的兵法权谋,也不是扬弃就能解决的。兵法更偏重思想性,工具更偏重细节。兵法和现代管理手段是相通的。
“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学习中国的兵法,希望在管理中运用到兵法的思想。兵法管理是一种管理哲学,一种中国传统思想在管理上的体现。”复旦大学正大管理发展中心培训部经理李俊在工作中感触到了企业兵法无处不在。
上海光大总经理李秀军说:“兵法的问题不是适合的问题,而是在于管理者如何去处理问题,可以用兵法来处理,也可以用西方的管理工具来处理。关键在于运用。”
兵法的用之有“道”,主要是要用其符合现代商业社会的地方。有人说,美国管理讲“法”,中国管理讲“情”,日本管理讲“理”,日本的传统文化受中国影响很深,也普遍存在兵法权谋,但是,他们用之有“道”,将西方管理与日本传统结合起来,变成一种独特的日本管理。中国也需要用之有“道”,建立自己的管理模式。
新加坡中新资产管理公司CEO李峥嵘先生则认为,兵法权谋之用,还得有个“度”的问题,新加坡是个华人国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是,在新加坡,一般企业却很少有以兵法权谋为主题来管理企业的,兵法管理的比重很小。李峥嵘认为,现代化管理一定要建立在严格的商业模型上,这里包括经济学、金融学、贸易学等等丰富的学理基础,这个比例大约占到40%;另外就是严格的数据和事实,比如市场调研、产品质量、技术等,占到30%。而一些真正的纯粹的管理,一些理念,大约占30%左右,而兵法管理,可能就是这个30%中的一小部分,在一个合理的现代化企业中,其应用应该是很少的。新加坡,包括日本,韩国,兵法权谋就用之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