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业绩评价体系需重建:共性、个性、否决指标(一)
详细内容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需重建
我国现行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包括8项基本指标、16项修正指标和8项评议指标。该指标体系尽管较为完整,考核方式较为科学。但是一种事后评价,总指标体系的设置缺乏科学性,某些指标计量上不完善,基本指标与评议指标没能有机结合。
我们认为,可以设计一套通用性强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既体现出资人对企业的共性要求,又照顾不同的评价主体、不同企业及企业各成长阶段的个性特点,把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结合起来,在国家文件规定的评价体系与框架下,对评价指标的结构进行必要调整和扩充。然后,在吸收平衡计分卡优点基础上,把财务指标拓展分析到为实现财务目标所需的各种非财务指标中去,最终建立一个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的适应外部评价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说,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共性指标、个性指标、否决指标。共性指标构建以出资人追求所有者权益最大化,兼顾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前提,以财务层面指标为基础扩展分析到客户层面、技术创新层面、生态环保层面指标,形成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果链,系统地、全面地、综合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个性指标由评价主体根据企业所处行业和特点,综合考虑企业成长各阶段财务特征等因素确定,具体指标在可供选择的指标中选定。否决指标包括各种可能发生的,对企业经营效益和竞争地位有重大影响的特别责任事项,并确定其对于前述各项评价结果的部分或全面否决权。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如下图所示:
不难看出,新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指标体系是财务层面的评价指标与四个层面(社会贡献层面、客户层面、技术创新层面、生态环保层面)的评价指标有机结合,有效地克服单一财务指标所导致的企业行为短期化、业绩静态化、评价片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