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未来之星”的六大发现(一)
详细内容
从2001年走到今天,《中国企业家》杂志发起的年度“未来之星――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评选已经六度花开。每年,我们会向100家经过各方推荐和精心筛选出来的“未来之星”候选企业领导人发出调查问卷,根据他们的回答情况,我们有机会从一个切面真实地触摸到中国新兴企业的成长状况,归纳解析它们的喜忧困惑,发现未来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感谢所有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以真诚和耐心填写问卷的朋友,正是你们的帮助使得我们的工作有了意义。而接下来,您所看到的则是我们共同的发现。
风险投资:头号助推器
根据调查问卷的回复结果显示,在本届候选企业中,已经吸纳了风险投资的企业占56.10%。与上一届吸纳风险投资的新兴企业(32.61%)相比,增加了约24个百分点。而且,本届上榜“未来之星”企业中,引入风险投资的企业所占比例更高,为76.47%。
贵企业下一阶段发展所需资金最可能的来源将是什么?还是风险投资!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有31.71%的本届新兴企业认为“引进风险投资”,是该企业所需资金最可能的来源,这一数字与上一届的(6.82%)相比,增加了大约25个百分点。显而易见,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风险投资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新兴企业而言,已经取代了上市融资的地位,成为最容易获取的资金来源(图1)。
来自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一个成熟活跃的创业风险投资市场,是一个地区新兴企业能否蓬勃发展的重要条件。2005年以来,随着海外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大举进入中国,以及政府背景的国有投资机构表现得更加成熟,中国新兴企业的融资环境已经大为改善。这也意味着,学习与风险投资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互动,将成为新兴企业高管层今后的必修课。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寻求下一阶段发展所需资金时,所有企业一直坚持自身积累。无论是上一届新兴企业(25.00%),还是本届新兴企业(24.39%),“企业积累自有资金”持续排列在可能资金来源第二的位置。由此可见,我们的候选企业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自身财务状况的健康。风险投资也同样是扶强不扶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