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企业战略>美特斯邦威:掘金电影业(一)

美特斯邦威:掘金电影业(一)

详细内容

二次开发经典形象,搭车宣传事半功倍,美特斯邦威正在试验一条掘金文化创意产业的“非凡路”。

  很少有人知道,“美特斯邦威(Meters/bonwe)”这个曾经一度因为是个洋名字而被误认为是舶来品的休闲服装品牌,其实名字的来历非常中国――当年公司为它赋予的是“美丽特别斯于此,扬我国邦之威”的古典文学内涵。

  现在看来,幸亏对消费者没这么解释,才让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品牌摸爬滚打地建立起来。但是,对于一个创立了16年的休闲时尚品牌而言,它缺乏的仍是鲜明的产品文化。比如说到“快时尚”,人们会想起Zara;提到基本款,消费者会立刻想到H&M、UNI QLO。面对这些拥有三五十年历史的世界休闲品牌的大举进军,尚显稚嫩的美特斯邦威又该如何营造自己的产品文化,这是这个已经上市3年的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今天,美特斯邦威正在试验一条“非凡路”:从《变形金刚2》中的植入广告,到电影形象相关的T恤,美特斯邦威与文化创意产业联姻,借力使力,从单纯的市场营销活动上升到生产层面,并由此扩展出了一条新的产品系列――MTEE,主打主题T恤。从电影植入广告,到获得形象授权进行后产品开发,美特斯邦威成为电影产业衍生价值链的掘金者,而主题T恤也成为美特斯邦威的一大招牌特色。

  在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上,美特斯邦威正在努力成为一名“摘果子”的好手。

 

  “其实2000年以前,我们恨不得都亏钱。当时我们总结是品牌的知名度不够,如果多一点知名度,会有更多人来买我们的衣服,”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在“我是新国货”发布会后的媒体采访现场说,“当时就请了郭富城来做我们的代言人,花了几千万,但是赌赢了,2001年挣钱了。”

  之后美特斯邦威在品牌营销上的投入几乎可以用“从不手软”来形容。其子品牌ME&CITY在过去几年,将众多国际一线明星请了个遍。从《越狱》男主角沃斯・米勒到英国超模阿格妮丝・迪恩、从《魔戒》里的精灵王子奥兰多・布鲁姆到世界顶级男模Luke Worrall。其实,这些名字只要出现任何一个,都足以令人疯狂尖叫。

  但在高价聘请代言人之外,美特斯邦威也在寻求影响力更大的市场营销机会。电影贴片广告和植入广告一向是市场预算充足的公司所选,高举高打的美特斯邦威就直接将目标瞄准了好莱坞大片。

  当电影版《变形金刚1》在2006年投入拍摄时,美特斯邦威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但由于时间仓促未能成行,结果却给了美特斯邦威更多的时间准备和构想一场与好莱坞电影的“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