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族式企业如何培养接班人(一)
详细内容
麦肯锡一项关于家族企业的研究结果表明:
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其中只有大约3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到第二代,能够传至第三代的家族企业数量还不足总量的13%,只有5%的家族企业在三代以后还能够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而JP摩根投资银行通过研究分析20年来《福布斯》全球400首富排行榜,发现平均只有20%的富豪能在榜上20年屹立不倒,其余80%都被“淘汰出局”。这似乎印证了我国“富不过三代”的说法:第一代人凭艰苦创业而成功,第二代人还可凭上一代人的经验和威望守业,从第三代人起开始衰败,甚至崩溃。所以,接班人问题成为了全球家族企业都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据估计,由家族所有并经营的企业在世界企业总数中所占的比重有65%-80%,而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以上都是家族经营企业。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家族企业的比重更高,在我国迅速崛起的民营经济中,有90%以上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接班人问题往往直接关系家族企业的生命延续。
欧美企业:个人发展团队辅佐
在欧美地区,家族企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举足轻重的影响。
数据显示,家族企业创造了美国78%的就业机会,雇佣了劳动力市场上60%的就业者,创造了全美国GDP总值的一半。而在德国,家族企业的发展指数10年间飚升了206%,而非家族企业发展指数仅上升47%。
由于有着相对成熟的商业环境,欧美的很多家族企业并不强调家族成员在企业中的日常管理权,很多家族企业都是由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甚至一些企业在几代之后,家族继承人已经远离企业管理,成为了单纯食利阶层。但是,有的家族企业还是很强调家族对企业的控制力,所以很注重对继承人的培养。对于家族继承人来说,教育背景、社会经历、管理经验等都应是其必备的素质。所以,继承人在正式接管公司大权之前,往往经历丰富。
前不久因意外身亡的米其林集团第四代继承人爱德华・米其林,从法国里尔高等工艺制造学校毕业后,加入了法国海军。退伍后,爱德华隐姓埋名进入父亲的工厂实习。不久,他以学徒工的身份到米其林研究中心工作。1993年到1994年间,现日产CEO(时任米其林北美总裁)的卡洛斯・戈恩手把手帮助爱德华,把他安排到北美的货车轮胎部门担任主管,负责北美货车轮胎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直到1999年爱德华才正式继任米其林总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