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名企经验>汉高的夹缝(一)

汉高的夹缝(一)

详细内容

最近的几个月里,中国日化行业的些许乱象,透出了一点点残酷生存的味道。

  但仅仅是乱象而已。从SK-Ⅱ风波当然可以看到宝洁的麻烦,但更多的还是这个独大者给整个市场带来的不安。

  而宝洁们还在继续砸钱,玩着“赢者通吃”的游戏。3.85亿,宝洁一举拿下了2005年央视广告“标王”,其后还紧随着一个由联合利华、高露洁,以及本土的隆力奇、纳爱斯和上海家化等组成的日化军团。2004年,仅在TV-1,外资日化品牌的广告投放额就高达86411万,而今年,这个纪录有望被继续刷新。

  这个800亿人民币左右的日化市场还在继续吸引越来越多的分食者。一些跨行业企业的加入,正在使得这场日化大战的格局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

  形形色色的资本正在以不同的方式介入日化产业,试图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即便是持续增长的成本压力也不能阻止。酒业巨擘五粮液集团进军日化行业,北京同仁堂正式进军个人护理品市场,娃哈哈集团可能切入儿童日化用品市场,吉林九鑫药业集团成立日用化妆品公司,如此等等。

  高额的利润使得宝洁们在中国有了更多的追随者。但,事实的另一面是,中国市场上日化企业每年都在大批量地消亡;而那些幸存者,则不得不在宝洁们的夹缝中寻求继续存活和出位的机会。即使是像德国汉高(Henkel)这样的跨国公司,也不能例外。

  平衡之道

  这家创立于1876年的德国公司,在全球化工领域享有盛誉。早在1907年,汉高就在世界上首次发明了自作用的洗衣粉。

  如今的汉高生产包括洗涤剂、化妆品、美容用品、民用粘合剂、密封剂等在内的多达1万余种产品,销往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汉高全球的销售额为105.9亿欧元。

  不过,这家德国公司的全球成绩单,表现得更加像一家欧洲的地区公司。

  在家庭护理领域,汉高在德国排名第一,在欧洲排名第二,在全球排名第三,但它目前的业务中心在欧洲和北美;在化妆品和美容用品方面,汉高在德国排名第一,在欧洲排名第四,但在全球只能排名第八;在粘合剂、密封剂和表面处理技术上,汉高在全球都是当之无愧的市场领导者,但它还需要“在欧洲以外的地方巩固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