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健: 诠释厚道稳健海信路(一)
详细内容
48岁的周厚健坐在偌大的办公桌后,这位被媒体称为“商业大腕儿”的海信集团董事长,看上去是那么厚道稳健,名如其人。
从组长到厂长
48岁的周厚健坐在偌大的办公桌后,这位被媒体称为“商业大腕儿”的海信集团董事长,看上去是那么厚道稳健,名如其人。1982年,周厚健毕业于山东大学无线电系,进入青岛电视机厂(海信前身)工作。25岁的周厚健走进了车间,很快,周厚健成为车间技术组长,无论大小,也算是个领导。在做组长的工作中,周厚健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他说:“我有发放奖金的权力,但绝对不搞平均化。他事先把发奖金的依据公布给大家,在发的时候,讲清楚为什么有人多?为什么有人少?这些决定都有依据,这是管理的基础。”可见,从那个时候开始,周厚健便已经开始摸索管理体制。
工作一年后,周厚健被调到了技术科。作为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周厚健几乎解决了困扰全厂的新产品技术难题,周厚健说,自己当时的想法就是想解决问题!爱钻研、爱解决问题的周厚健得到领导重视,迅速从技术科调到了设计科,升为副科长。副科长的位置才坐了两年,周厚健又迎来他的第三次提升――经理助理。1988年,周厚健偶然的机会听了青岛厂长经理学习班的课程。这次课程对他的震动很大,他第一次听说了投资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第一次发现管理中也要用到很多数学模型,第一次认识到管理也是一门科学。周厚健突然意识到如果要提升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于是,开始抓紧一切时间补充这些新的管理知识。投资、企业管理、资源管理……周厚健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管理方面的知识,并且将其积极应用到工作之中。又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周厚健,在职场上又是一路顺风:先是被提升为副厂长,后升任常务副厂长,1992年,周厚健出任青岛电视机厂厂长。
在劣势中创立品牌
看似一帆风顺的周厚健,一上任便遭遇了中国彩电业的第一个严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