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VS戴尔:谁是老大五年见分晓(一)
详细内容
世界第一,对于中国的很多企业而言,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如今,联想却大声说出来了。“超越戴尔”成了联想人的口头禅,而且加了一个期限――5年后。
收购IBMPC后的首个季度,就将IBM的电脑业务扭亏为盈,这无疑大大增强了联想的底气,联想股价也因此大涨。但是市场并没有完全消除他们的疑虑:在降低成本、整合品牌、征战全球市场上,联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戴尔电脑依然稳居全球电脑市场老大的位置,但放缓的增长速度让业界对于它的直销模式产生质疑。
PC的利润持续下降,各个厂商一方面努力抢夺着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又都在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减少对PC的依赖性。谁会成为新一轮征战中的霸主?
[1][2][3][4][5][下一页]
模式之战:谁成功
当1984年,迈克尔・戴尔以1000美元起家创办戴尔计算机公司时,就提出了一个奇特想法:不通过零售商,而是直接向消费者出售PC。
多年以来,戴尔一直按照这种直销低价模式在运行。这让戴尔看上去有些另类,却为它赢得了让对手很是羡慕的高利润率。
在杨元庆的中长期目标中,有一项就是:期待5年后联想有一个健康的盈利,净利润率在4%―5%以上。目前戴尔的净利润率是这个数字的两倍。
不过,直销似乎开始失灵了。根据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戴尔的营收增长幅度为14.7%,去年同期的数字则为19.7%,降了5个百分点。
除了增长速度放缓外,直销的模式是否适合发展中国家,也正受到人们的质疑。据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预计,从目前到2010年,戴尔80%的PC将销往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里,用户似乎更愿意从零售店或系统集成商那里购买PC。
戴尔却似乎无动于衷。在戴尔最新的电话广告中,有这样一幅场景:售货小姐递出一支冰激凌,先被一个肥胖的中年人拿走,他舔了一下,再递给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