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名企经验>华友世纪的化蝶之路(一)

华友世纪的化蝶之路(一)

详细内容

2005年,从电信运营商到增值服务提供商,叫喊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转型”,用华友世纪总裁王秦岱的话来讲就是:“改革有可能成功,有可能是‘找死’,不改革一定会死。”

  在行业动荡的艰难时刻,处于产业链相对弱势地位的企业如何擦亮眼睛,看准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变革之路,是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华友世纪从一个无线增值服务提供商到数字娱乐内容提供商的转变,正如一只蛹中的蝴蝶,或许展翅高飞还需时日,但其求索的足迹,也许可以带给后来者些许启示和思考。

  稳健转型

  华友世纪可能直到2005年10月份,才大范围地引起普通消费者的关注。这个月里他们有一个大动作,就是和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签约超女张靓颖,并收购了传统唱片公司飞乐唱片,成立华友数码传媒,正式宣布由一个服务公司向拥有自己品牌内容的公司转型。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突然地、出人意料的转变,在此之前,华友世纪已经有了很多动作。王秦岱说:“华友世纪希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向这个领域迈进。”

  早在2004年,华友世纪曾因以18万元购得4200余字的小说《城外》的无线版权引起轰动。华友世纪将其分为60篇,每一篇70个字,通过短信WAP等推向市场。据说这部小说在半年内给华友世纪带来了200万元左右的盈利。

  此后,华友世纪又策划推出“中国首张手机唱片”:网络歌手庞龙的新专辑《你是我的玫瑰花》采用手机平台向数亿用户发布,在专辑推出的3个月内,传统市场上将买不到这张专辑的唱片,打破了以往通过CD、卖场等渠道发布的传统营销模式。

  再就是和百度、陈好合作共同推出中国第一张数字唱片,陈好最新单曲《我在世界这头》由两家公司的手机和网络渠道发行,不在传统唱片渠道发行。

  王秦岱认为,一旦SP们拥有品牌效应、内容版权,同时拥有综合立体的营销推广渠道,3G到来之日,就是SP二次腾飞之时。这时王秦岱的梦想,也是他一步一步逐渐靠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