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名企经验>永乐:从跟随者到狙击手(一)

永乐:从跟随者到狙击手(一)

详细内容

在家电零售版图上,“老三”永乐正企图用联盟、并购两大招数改变格局。

  把家电连锁零售业“老三”这样的荣誉以恭维的口吻送给永乐电器董事长陈晓时,46岁的陈晓不以为然地反问道,“何以见得我是老三呢?”

  弦外之音是,永乐的市场战绩还远不止于此。据陈晓估计,今年永乐仅在上海一个城市的销售收入预计可达90亿人民币,这一数字与去年苏宁电器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相当。

  收购的赢家

  7月上旬,台湾灿坤集团宣布将其在中国的数十家门店出售于永乐集团。数年前灿坤在中国内地的生意已陷入困境,撤出其实已为业界预料。有关其门店资产的竞购在国内几大零售商之间掀起了轩然大波。志在必得的国美集团董事长黄光裕对永乐的捷足先登耿耿于怀,“为什么我出了更高的价格,却没有得到灿坤?”

  对此,陈晓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说,“他(黄光裕)一方面对外讲我买了一个价值并不高的东西,一方面又讲他出了更高的价格,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对黄光裕的“交易不透明”之说,陈回应道,“他应该先问清楚为什么灿坤最终没有拿到国美的报价?”对此中原委,言语谨慎的陈晓不愿透露更多细节。自己最终胜出的原因,陈晓大而化之,“一起成功的收购最根本的是要获得对方的信赖,要讲诚信。”

  “比如他相信我们会如实描述‘购得灿坤在内地门店的半数产权’,但换作他人可能会宣传为‘收购灿坤’,这样对他的生意、声誉可能都会有影响。”

  在灿坤的争购中永乐胜出,多少令人意外,但其实鲜有人知在中国家电零售业的收购史上,永乐不仅是参与收购最早、也是最多的企业。

  三年前,陈晓作为倡导者之一联合北京大中、河南通利、青岛雅泰、成都百货等五家家电零售商成立“中永通泰”联盟。联盟的本意是各区域霸主联合采购、共享信息,建立良性的竞争链条,据说联盟甚至相约各成员不许进入对方的城市(市场)。当时业界流传一种说法,中永通泰的目的其实是“抗美(国美)防苏(苏宁)”。这条“抗美防苏”阵线最后其实成为永乐并购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