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特斯·邦威:虚拟制胜(一)
详细内容
周成建喜欢这样解释“美特斯・邦威”的涵义:“邦威邦威,有人帮了我就威了,你们帮我,越帮越威。”
对于这家发轫于温州的服装厂商来说,它对中国服装市场的贡献不仅仅在于输出了“美特斯・邦威”这个品牌,从更为抽象的一个视角看,它还演绎了“虚拟经营”这个概念如何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之中率先勃发并渐成蔚为大观之势。所以,与其说美特斯・邦威是在让人帮,不如说它一直在帮着中国企业如何领略新鲜的经营理念。
如果你不知道“虚拟经营”是什么意思,那你一定知道“借鸡下蛋”这个成语。没错,二者具有某种先天的共性。不同的是,虚拟经营是一个已经被西方企业反复实践并深得精髓的营销概念,但在中国,这个概念仅仅被局限于“借鸡下蛋”这个成语本身之中。
国外运用“虚拟经营”最为成功的例子,当属耐克公司――同样是一家服装企业。创业初期,由于菲尔・耐克准确预测到弹性好又能防潮的运动鞋的市场前景,耐克鞋凭借独特的设计、新颖的造型迅速在美国打开了市场。随着公司的壮大,菲尔・耐克把眼光投向了国际市场。但是,耐克鞋价格较高,如果依靠出口进入其他国家市场,本身的高价位再加上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高关税,是很难被这些国家的顾客所接受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这便是耐克公司生产上的“借鸡下蛋”法。耐克公司通过在爱尔兰设厂进入了欧洲市场并以此躲过高关税,又在日本联合设厂打入了日本市场,在70年代末能有这种巧妙构思,不能不令人钦佩。
与耐克这种由内到外的转型不同,美特斯・邦威在运用虚拟经营这个概念伊始,是面临着由小到大的常规转型。1995年,中国休闲服市场开始爆发式扩张,当时的美特斯・邦威充其量只是一个温州小品牌,资本有限成为限制公司发展的最大障碍。周成建决定孤注一掷,放弃传统的前店后厂模式,把耗资最大的生产和销售环节全部外包,所有资金专注于附加值更高的品牌塑造和产品设计。在当时的中国服装业,周成建的做法绝大多数人还闻所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