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清清的溪水优秀教学设计
详细内容
篇一:《18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溪和树木的关系。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语言及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角色朗读课文和合作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想到保护环保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抓住动物们的神态和语言,理解植树与溪水之间的关系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位新朋友。瞧,(出示图片:小兔子)小兔子想请大家到它住的地方去看看,一起来吧!
(出示课件:小兔子站在清水旁)小兔子呀,就住在一条小溪边,溪水清清的,又凉又甜,小兔子在这儿过得可快乐了。可是有一天,它发现溪水变得浑浑的
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朋友们想知道答案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清的溪水》这篇课文吧!(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展示成果
课件出示:读一读词语和生字,并说说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三、认识生字,指导书写
(一)出示生字: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自己掌握的情况。
(二)出示去掉生字的拼音。
1.指名读。
2.请小老师带读。
3.开火车读。
4.小组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个字的?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互、象、被、掉”四个字,学习新偏旁“衤”。让学生观察字的笔画和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书写。
2.学生范写生字“俩、读、沿、朝”。引导学生在己认识偏旁和字的基础上能自己正确书写。
3.学生书写,互相欣赏,检查订正。
四、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自由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课文中这几个动物发生了什么事?
(二)创设情境,理解课文前半部分
1.出示课文中的两幅图:请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说说这幅图说的是什么?2.课文是怎样写的?请自由读一读。
3.小组讨论: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树旁边的溪水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4.及时总结,合作讨论:
你认为大象、棕熊做得对吗?为什么?如果再这样做,大自然会变成什么样?所以,假如你是大象、棕熊,你会怎样做呢?
(三)创设情境,理解课文后半部分。{18清清的溪水优秀教学设计}.
1.过渡:同学们说得对极了。大象和棕熊也知道错了,它们也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了。
2.指导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
3.说说启发:读了课文,你想对大象,棕熊说些什么呢?
五、汇读全文,整体感悟
(一)自由读课文,感悟课文。
(二)小组分角色读课文。
(三)分角色表演。
篇二:《《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18课《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者:自贡市绿盛实验学校王珍
教材说明:
本课位于二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这是一篇既有时代感,又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全文十一个自然段,按照“溪水变黄-变黄的原因-溪水变清”分为三个部分:一场雨过后,小兔发现溪水突然变黄,原来是大象和棕熊比赛谁有力气,拔掉了小溪上游的树,雨水把泥土冲进小溪,使清清的溪水变浑了,大象和棕熊知错就改,重新把树栽好,溪水又变清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毁掉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就会使溪水变浑。要使溪水变清,就要多栽树。
设计理念:
1、以读为主。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想象感悟。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采用了指名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引读、演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2、以学生为主。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机会,通过师生合作、自主探究等,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多处让学生自由表达情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3、拓展创新,延伸文意。让学生自编自演童话剧,体验角色。表演是表达情感的舞台,能综合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施展学生才华的天地。在表演中,学生通过脑、眼、手、耳、口的综合活动,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化思想教育,发展记忆力和表达能力。天真、活泼好动的儿童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他们非常喜欢表演课文的活动。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教材的趣味性,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读。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溪和树木的关系。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从溪水由清变浑,想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具准备:课件、制做小动物头饰。
四、教学过程:
(一)课件引入,激情导趣。
1、出示课件: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师:你看到了什么呢?你有什么感想呢?
2、导入课文。师:是呀,我们的大自然美极了,不但有茂密的树林,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是一条条清清的溪水。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大自然中的清清的溪水。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开课采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风光,让学生真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能调动学生鲜活的思维与浓郁的探究欲望,为学习感悟文章奠定很好的情趣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讲故事。(范读课文)[设计意图:在教师范读中,学生更容易掌握朗读要领。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
2、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几种动物之间发生的事?[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既能训练学生快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能为从“整体感知到局部剖析”的学习规律奠定认知基础,使学生便于进入文章腹地的探究。]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课文第3—9自然段。
(1)课件出示插图1。(师:小兔看见了什么?)
(2)如果你是小兔,此时此刻你会怎么做?[设计意图:拟人化的想象小兔的感受,以小兔的视角、小兔的生活引导学生走向我们的生活实际,这就体现了语文的“开放性”与“生活化”。]
(3)自由读课文4—9自然段,并找出小兔和大象棕熊的对话多读几遍。
(4)课件出示对话,教师指导读。(采用了指名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引读等多种形式)
(5)你认为大象、棕熊做得对吗?(课件出示:洪水泛滥、水灾的图片)
(6)看到这一切,如果你是大象和棕熊,你会怎么做?[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巧妙的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是大象和棕熊,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自然进入课文的情景,然后,通过交流、指导朗读与引导感悟都是教师的良苦用心:用画面、语言描述、朗读感受来感染学生,让他们理解文章内容,感悟母语表意、表情的特殊功效。]
2、学习课文第10、11自然段。
(1)读第10、11自然段。
(2)课件出示插图2。(师:在小兔的帮助下,大象和棕熊在干什么?)
(3)课件出示练习题,指名完成并指导朗读。[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看图完成练习,并指导学生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全班朗读课文。
四、表演课文,延伸文意。
1、学生自编自演童话剧。
2、学完这个故事,你最喜欢哪只小动物?为什么?
3、总结全文:小动物们都懂得保护树木,而我们小学生更应该立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使天空更蓝,大地更绿,河水更清,使我们的家乡更美丽,更可爱![设计意图:这是对课堂的延伸;也是学生回归生活的实践;更是语文教育所承担的,关注人类自身生存的“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神圣使命的最终体现。]
板书设计:
清清的溪水清清的小溪
拔树
种树
篇三:《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8清清的溪水优秀教学设计}.
篇四:《《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潘红玲》《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
还地桥镇小学潘红玲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才能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二、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大象、棕熊为了比谁的力气大,把小树林的树木拔光了,经过小兔的教导后,它们重新把树木栽好,使得溪水又变清了的事。
三、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可以正确填写动词+名词的短语;能通过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设计思路:
1.创设情景,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
2.并在诵读中有所领会和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3.重视学生自主识字。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引入,激情导趣:
1、出示课件: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的情感。
2、导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还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出示会认字字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检查认读。
(1)小组检查(抽读)
(2)师生交流:开火车读(师边听边纠正)
3、出示没标拼音的课文进行朗读。
(1)自由读,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几位学生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哪几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三、认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自己掌握的情况。
2、出示去掉生字的拼音。
(1)指名读。
(2)请小老师带读。
(3)开火车读。
(4)小组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个字的?
3、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生字。让学生观察字的笔画和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书写。
(2)学生范写生字。引导学生在己认识偏旁和字的基础上能自己正确书写。
(3)学生书写,互相欣赏,检查订正。
四、语文实践活动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多读课文,指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境中积词,质疑导入:
1、(课件出示:流动、清澈的小溪)大家听到了什么?能用词语来说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溪吗?
2、小兔就住在这条小溪边,溪水又凉又甜,小兔住在这儿可开心了。可是有一天,小兔发现(课件出示:小兔站在浑水边)清清的溪水变成浑浑的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想知道答案吗?
3、我们一起来学习《清清的溪水》这篇课文。(板题)
清清凉凉的溪水,你喜欢吗?谁能读出自己对溪水的喜欢?(再指名读课题)
[导入时,借助媒体设置悬念,引发兴趣,巧妙地把积累词语交融其中,可谓是一箭双雕。]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2页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2.分人分段朗读课文,思考:清清的溪水为什么变成浑浑的了?{18清清的溪水优秀教学设计}.
三.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1.溪水为什么变成浑浑的了?现在让我们跟着小兔一块儿去找找原因吧。(课件出示:小兔行走,大象和棕熊正在拔树)师口述课文第三自然段,故意对调“望”和“看”的位置,生区别两词。)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第三自然段,老师范读时,故意把“看”和“望”互换,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实现朗读与品味的综合。当学生理解了溪水变化的原因后,趁热打铁,让学生用因果关系的句子,把它说出来,理解促进了表达,表达加深了理解,二者相得益彰。]
2.你们猜猜这样做的后果会怎样呢?这样的情景在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写到了?老师请个同学起来朗读一下课文第九自然段。
3.如果是你看到这清清的溪水变成浑浑的了,你的心情会怎么样?你想对大象和棕熊说点什么呢?
4.是啊!小兔也是这么说的!请同学们拿出笔画出小兔和大象、棕熊的对话。读一读。①课件出示对话内容。
②生看课件自由读,体会小兔的心情怎样?
③怎样读出小兔的心情呢?生自由练读。
④点名读,评价,师范读,点名读。
⑤同桌分角色互读。带表情、动作小组表演读
⑥同学们的朗读非常精彩!但老师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把树拔了,雨水就会把泥士冲进小溪里?好象大象和棕熊也弄不明白。课文中的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你们能帮老师,还有大象和棕熊解解难吗?
[这一环节重在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参与分角色朗读和情景表演,去体会不同的语气,不同的心情,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及形象的表演表达出来,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⑧同学们知道溪水由清变浑的原因了吗?请用上“因为……所以……”来说一说。(板书:){18清清的溪水优秀教学设计}.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综合性学习,主要是把听、说、读、写进行综合训练,吸收与表达熔为一炉;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5.来到溪边吸水的大象被泥沙堵住了鼻子,想在小溪里洗澡的棕熊变成了泥熊,吃尽苦头的它俩,知道错了吗?(课件出示:大象和棕熊栽树图)同学们看它俩正在干什么?
6.看它俩是怎么栽树的?(课件出示栽树文字)师引读(填空)、生读。
7.大象和棕熊用实际行动改正了错误,弥补了自己的过失。现在你们的心情怎样啊?小兔看到了,心情也一定高兴!溪水看到后心情会怎样呢?所以书中怎么说的啊?我们一起来读课文最后一段。溪水高兴了,那哗哗的流水声就像唱歌一样,向前流去了。这就是说保护树木能使溪水变清。(板书:保护——清)
四.总结全文,进行环保教育:
1.学完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哪只小动物?为什么?{18清清的溪水优秀教学设计}.{18清清的溪水优秀教学设计}.
2.连小动物都知道保护树木,保护环境了。可是我们人类有很多人还不知道保护环境。看下面几幅图。(课件出示:荒漠化的图片)你看到什么?我们作为小学生应该怎么保护环境呢?
小结:是啊!小动物们都能保护树木,我们小学生也应该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让我们居住的地球,树更绿,花更红,小鸟的歌声更动听更悠扬!
板书设计:18、清清的溪水
保护
篇五:《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清清的溪水》优秀教案(精品)》《清清的溪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溪和树木的关系。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语言及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角色朗读课文和合作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到保护环保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难点:
抓住动物们的神态和语言,理解植树与溪水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利用学案自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位新朋友。瞧,(出示图片:小兔子)小兔子想请大家到它住的地方去看看,一起来吧!
(出示课件:小兔子站在清水旁)小兔子呀,就住在一条小溪边,溪水清清的,又凉又甜,小兔子在这儿过得可快乐了。可是有一天,它发现溪水变得浑浑的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朋友们想知道答案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清的溪水》这篇课文吧!(板书课题)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检查预习,展示成果
课件出示:读一读词语和生字,并说说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三、认识生字,指导书写
(一)出示生字: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自己掌握的情况。
(二)出示去掉生字的拼音。
1.指名读。
2.请小老师带读。
3.开火车读。
4.小组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个字的?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互、象、被、掉”四个字,学习新偏旁“衤”。让学生观察字的笔画和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书写。
2.学生范写生字“俩、读、沿、朝”。引导学生在己认识偏旁和字的基础上能自己正确书写。
3.学生书写,互相欣赏,检查订正。
篇六:《清清的溪水教案》《清清的溪水》教案
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并在诵读中有所领会和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重视学生自主识字。
1、认识“溪、比、赛、负”等14个生字,会写“被、象、洗”3个字,学习新偏旁衣字旁“衤”。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懂得要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让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
学习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趣
老师这里有一幅画,在这幅画上你都看见了什么?学生回答看见了什么,回答出河水时,师则继续说当水量较少时叫小溪,能看见蝌蚪,说明溪水怎么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清清的溪水。板书课题——18、清清的溪水,生书空,生齐读。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溪水)是什么样的溪水?(清清的)。有一天,这清清的溪水发生了变化,你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吗?下面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课文,听准每个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听准字音。
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还可以请教老师、同学。想一想:课文中出现了几只小动物?生回答问题。
3、出示会认生字,带拼音读。
溪水比赛胜负互相毁掉冲进鼻子越洗越脏浑浑刨坑浇水他们俩
(1)小组互读。(每词读3遍)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同学们真厉害啊,如果去掉拼音,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4、出示没标拼音的词语。
学生读,挑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句话。
5、单字(这两个字最好去掉)出示会认的字,指名读,交流识字方法。(扩词)
6、打乱顺序认读,开小火车读。
7、把字词放入课文中再读读课文。回答问题。课文中都有哪几种小动物?溪水原来是什么样的?一场雨过后溪水变成了什么样子?最
后又怎么样了?师板书清清的→浑浑的→清清的
三、动一动
四、认识生字,指导书写
同学们都认识了本课的生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吧,在写之前,三只小动物想和三位同学成为好朋友,谁想和它做朋友?
1、出示生字:
让学生读一读,说说识字方法,试着用字组词。
2、师范写,生书空。
3、指导书写。
(1)学习新偏旁——“衤”。让学生观察“衤”的笔画,并出示“礻”作比较,师范写,指导学生书写。
(2)指导书写“被”字。先引导学生观察“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3)指导书写“象”。“象”字刀字头(是刀字头吗?)的横撇略短,中间是扁口,左下三个撇的第一个撇要从扁口中撇出,下面弯钩要弯回竖中线上,左面的三个撇与右边的点、捺的位置要特别注意,落笔基本对齐。
(4)“洗”字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师要提醒学生在写字过程中注意“三个一”(即眼里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身体离桌子一拳)。
四、总结
回顾本课的生字,说说你有什么收获?(也可直接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18、清清的溪水清清的→浑浑的→清清的
(板书中字的笔顺不要写错,多练几遍。)
篇七:《《清清的溪水》教案》18《清清的溪水》教案设计
黄代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在识字、朗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本课词句不难,学生通过读便能了解意思。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森林与水的关系等方面的资料。由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有限,对溪水变浑的原因和绿化种树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理解起来自然会有一定的难度,要突破这一难点,重点从小兔的话“你们毁掉了树林,也毁了小溪”引出“树林和小溪的关系”,再适当补充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树木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好!今天,我将作为一名学生加入到你们的队伍,和你们一同来学习,好吗?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吧!
二.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清清的溪水》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谁说说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我这里有一幅美丽的图画,想让大家跟我一起分享,好吗?(出示课件:展示第一自然段内容的画面。)
师:看看这幅图,这是小兔的家园,觉得怎么样?
师:哪些地方美,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师:这么美的家园,课文第一自然段是怎样用文字叙述的,我们读读看,是否能从读中体会到美呢?
师:谁来帮帮他,让他读得更好?
三.解读第3——9自然段。
1.可有一天,溪水变黄了,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3——9自然段。师:读到这儿我有点看不懂了,谁来帮帮我呀,水怎么突然变黄了?
(1)小组讨论:溪水为什么变黄?
(2)选小组代表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展示课件“大象和棕熊拔树”的画面。
出示图一:同学们看,大象和棕熊正在干什么?仔细观察它俩的动作神态,想象一下它们可能说什么?同桌之间边表演边说。
师:正当它俩拔得起劲时,被小兔看见了,小兔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3)学习第4自然段。
a、课件出示:读一读,填一填。
小兔跑过去,(大声)喊:“喂,别拔啦!你们为什么拔树哇?”大象和棕熊停下来,说:“这两天我们在比赛谁有力气,还没分出胜负呢。”小兔(气愤)地说:“比力气!你们毁掉了树林,也毁了小溪。”大象和棕熊(不懈)地说:“这和小溪有什么关系?”小兔(生气)地说:“这么多树被你们拔掉了,雨水把泥土都冲进小溪里啦!不信,你们去看看。”
b、根据你对提示语的理解,自由朗读句子。
c、同桌分角色对读,一个读小兔说的话,一个读大象和棕熊说的话.d、理解提示语的意思,进行情境体验。
(4)师:树被拔了,为什么溪水就变黄了呢?
(课件:下着暴雨,洪水从上而下直冲下来,光秃秃的泥土由于没有了植物根系的稳固,大块大块地融入水中。)
(5)溪水变黄,有害吗?书上怎么说?
(6)你们还知道有那些其他的伤害?
2、小组再次讨论、交流、汇报。
3、老师再出示多媒体录象:洪水掩没庄稼,冲毁农田,卷走房屋,冲走牲畜或人,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伤害。
4、棕熊和大象有这么大的转变,这是谁的功劳?(小兔)
小兔可真了不起,能说服大象和棕熊,请大家把小兔和棕熊、大象的对话找出来读一读。
四、解读第10——11自然段。
1、大象、棕熊知道错了吗?
他们是怎样弥补自己的过失的?
让学生自由读第10——11自然段。
2.我现在学着大象和棕熊来植树。(老师故意把植树的顺序颠倒)学生注意观察,发现顺序不对。
师:那你认为该怎样植树?(让三位同学上台,两位表演,一位解说)
用“先„„再„„然后„„最后„„”学说话。
3、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环境又恢复了美丽的面貌。
(课件播放结合课文内容展示祖国美丽的自然环境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