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作文
详细内容
篇一:《我是卢沟桥》
我是卢沟桥
一共三段每段2-3人一共8人
一(第一段)
男:是的我是卢沟桥
我就是那历经千年风雨
也未曾垮掉
用石头铺就铁链串起的
联拱的大桥
女1:十七孔桥洞下任永定河水
浊浪滔滔
三百米桥面上让历史辰光
飞驰奔跑
女2:我见过金元明清曾有多少顶
皇冠落地
我听过辛亥革命和新中国诞生
那嘹亮的军号
男:曾有无数商贾贩夫举子秀才
匆忙地踏过我这古老的石桥
豆青色的晨雾和朦胧的月光{卢沟桥作文}.
把纷杂的脚印镌刻在我的走道
女1:还有骑在马上的美滋滋的小伙子
陪伴着新嫁娘坐在颤巍巍的花轿
两岸喜庆的锣鼓一起敲响
让我的铁石之心柔情脉脉青春年少
女2:年轻的马可·坡罗夸赞我
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桥”
他的这番一惊一咤的评论
谁知道会引来多少觊觎的强盗
男:从我身上走过的最豪华的队伍
是慈禧太后葬礼那威严的仪仗
竟然拆掉我那一百四十根望柱
让我想到或许时代的更迭就要来到
女1:重新树立的石柱坐着五百只狮子
不论他们怎样的百态千
姿都被嘲讽为沉睡不醒
女2:我却深深地知道
它们正在等待
等待一场漫天的风暴
二
男:是的我是卢沟桥
我有资格告诉世界
那个夏天夜晚和凌晨的故事要用鲜血
写进中华民族的史册
要用钢刀{卢沟桥作文}.
刻在共和国的每一块界标
女:1937年7月7日
这个永远发烫的日子
当夏夜的繁星笼罩着宁静的宛平城外忽然闯来一队凶残的日本兵借口寻找一个演习失踪的士兵硬要进入睡梦中的宛平城
在遭到应有的拒绝之后
日军发起了对卢沟桥的进攻
男:这些短腿的野蛮的禽兽向守桥的中国军队开炮
中国战士用复仇的枪炮还击侵略者向狂妄的鬼子挥起了战刀
女:“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歌声掀起了战士杀敌的高潮一位勇士砍死了13个日寇
壮烈牺牲时依旧手握着钢刀
男:卢沟桥抗战的炮声
犹如最庄严悲壮的号召
我们要在每一寸国土上战斗要用喷血的喉咙呼号
(合)“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男:这是我们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全民族反抗外民族侵略的战争决定着我们是亡国灭种
还是在烈火中新生{卢沟桥作文}.
女:在我们埋葬烈士尸骨的土地在我们流淌勇士血浆的河流卢沟桥就像一座连接天地的桥梁怯懦的卑贱者将耻辱地被打发到地狱坚强的抗敌者将怀抱荣光步入到天堂三
男:是的我是卢沟桥我连接了太多的泪水和欢笑我喜欢今天所有明亮的日子润湿了睫毛的爱情
相顾无言的倾诉
都在我不老的心中扫描
女1:但是我告诫我自己
那些悲惨的往事不能忘记
被人欺凌的岁月刚过去不久中华民族依然是最危险的时候
女2:在有血有肉的大地上出生的我们做战胜无数挫折的先辈们的子孙注定了要一生睁大眼睛
不让祖国的江山消瘦一寸一分
男:那些近邻轻易地奉上谄笑未必就是我们的“粉丝”
吞并我们的迷梦还在他们心中缠绕。我们无权在成就的软床上睡倒
女1:听取赞歌的日子还很迢遥这短暂的和平与安宁
这刚刚迈出一小步的辉煌
真不值得我们低廉的骄傲
“大同世界”是我们奋斗的理想终生的长征就该是我们的目标
女2:不错我们有“卢沟晓月”这风景会让你一生品味
在星月晨昏与山峰云海的交融中幽思无尽神魂逍遥
这大自然美景中的禅意{卢沟桥作文}.
让人忘却世间的诸般烦恼
男:我想做一架人们心灵之间的金桥让人们的心意彼此知晓
不要有那么多诡计
不要那么多的造谣
让真诚成为赞羡的美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万世的信条
女1:我多想做一架连接世纪的金桥让贫穷连接富饶
把欢乐通向苦恼
把“和而不同”的信条
撒向天涯海角
女2但我知道
想做霸主的蠢货也有不少
总想把我们“围剿”
女1:我要借诗人的号角向世界宣告男::我要借诗人的号角向世界宣告
(大合)梦想欺负我们的人来吧我们有永不生锈的枪炮。
篇二:《游卢沟桥有感》游卢沟桥有感
3月16日下午,我与爸爸妈妈一起驾车去了卢沟桥,走在宛平古城那历经沧桑的街道上,感受着周围浓厚的古代气息,我仿佛真正置身于古代。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恰好说明了卢沟桥的狮子很多,还有一句话:“石狮子形态各不相同!”这又说明了卢沟桥501只狮子形态各不相同。说真心话,我以前并不太相信这句话,因为民间流传的话,终究会带一点夸张与虚假,可能会有一点真实的信息,但绝不会是完全正确。就怀揣着这样的心思,我来到了卢沟桥。
站在卢沟桥上时,我真的被震撼了,站在桥头,向远处望去,我看到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各种各样的石狮子。接着向前走去,一只只惟妙惟肖的狮子,好像正在对我微笑。在欣赏这些被雕刻的栩栩如生的狮子时,我不由得佩服起来那些雕刻出来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的大师们,在科技并不发达的时代,能雕刻出如此美妙的东西,实在是令人佩服!
卢沟桥上的狮子,大小不同,有的大狮子身上,雕刻了许多小狮子,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半个头,一张嘴。这些狮子不仅大小不同,形态也是各种各样的,有张牙舞爪的,有带着小狮子玩耍的,有的在舞弄绣球······真是可爱极了!
卢沟桥不仅是一处美丽的景观,还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财产!
篇三:《七七卢沟桥事变作文:《七七事变》观后感》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本侵略者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在日军无理要求遭到拒绝时,竟向中国驻军开始攻击,守桥士兵们以桥上的望柱、栏板为掩体,向敌人射出仇恨的子弹,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从此,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以死亡数千万军民、耗资千万亿美元的代价,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奋力抵抗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其中,有一个师长叫赵登禹。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他没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狮子旁牺牲的。之前这位师长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如果爸爸没有把鬼子赶跑就已经倒下了,你也要参加抗日志愿军,和我一样杀鬼子!”这使我很感动,因为这位师长不甘心自己倒在鬼子面前,他希望下一代能抗日胜利,赶跑侵略者。让自己的祖国又恢复和平。战士们越战越勇,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和小鬼子同归于尽。日本人把自己国家的国旗插在桥上,中国战士把他们的国旗砍下来,全都扔到河里。29军的战士们怀着愤怒的心情,英勇杀敌。显现出了中国人的那种不低头折节,不向敌人所屈服的优秀品质。{卢沟桥作文}.
日本帝国主义早就对中国进行侵略,但中国对帝国主义地反抗从七七事变后才开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时的中国十分弱小,不敢正面和敌人交锋,只是想通过谈判、忍让的方式得到一点和平。想不到日本帝国主义不但没有让步,反而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这便有了后来的七七事变。在日本对卢沟桥一代进行挑衅的时候,中国战士毅然选择了反抗,拿起手中的武器,向小鬼子开火。第二天晚上,战士们怀着同仇敌忾的心情向敌人发起了猛攻,双方一直激战到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中国人从此知道了一味退让是丝毫没有作用的,这只能让敌人更加的嚣张,只有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日寇依然不死心,继续向平津一带调集兵力,不断对中国军队发起攻击。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这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俗话说:“弱国无外交”,一个国家只要落后,就会被帝国主义所欺凌,只有被宰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作为战胜,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和会,这时候,中国享受的不是胜利者的荣誉,而是莫大的耻辱。国联向作为胜利者的中国提出了21条不平等条约,其中规定了把德国以前在中国的特权,转让给日本。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国家只要落后,他的权益就无法受到保障,只能任人宰割。但
在弱小的国家收到欺凌时,选择逃避,是没有一点作用的,退让,只会让敌人更加嚣张,他们永远都不会满足。哪怕国家再弱小,也要和侵略者进行斗争,只有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这样,才能维护自己以及国家的尊严。这使我想起了发生在明朝那场保卫北京城的故事。当时,明英宗亲征,却在土木堡被瓦剌打败,明朝的精锐部队几乎全部阵亡,瓦剌乘虚而入,一举包围了北京城。这时摆在大家面前的只有三条路,投降,逃跑和反抗。当时的兵部侍郎于谦决定要和瓦剌决战与北京城下。在他的带领下,明军最终取得了胜利,把瓦剌赶出了北京城。
如今中国已经强大了,我们的军事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了,没有那个国家再来侵略我们。虽然是这样,但我们这一代仍然应该好好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让和平之光,永照这块大地!
篇四:《游卢沟桥》游卢沟桥
在一个初秋的早晨’我做向导'带表姐参观--卢沟桥,我们从东关门经顺治门走到宛平城内‘沿着林阴大道;走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前方。有两只东方醒狮/瞪着有神的双眼、面朝西方‘昂首怒吼’象征着东方中华民族的崛起‘在银灰色的抗日的战争纪念馆正上方’写着11个金光闪闪?苍劲有力的大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是由邓小平爷爷亲自题写的;表姐被这壮观的建筑吸引了?所以要我为她拍照留念"
顺着便道继续走“就来到了威严门'登上城墙:首先看到的是东西两端的城楼“在城楼四角,各有一排吉祥狮,城楼周围;还有16根红色的大圆柱'古城墙距今已经历360年沧桑历史;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小的封闭县城/在青灰色城砖上?依稀可见当年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的罪征--弹痕”
沿城城墙漫步一周后:走下石阶‘便会望见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我和表姐随着人六走上卢沟桥'桥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右侧的汉白玉碑。石碑有四根柱子:在上面雕刻着东方巨龙,碑的正面写着"卢沟晓月”四个墨绿色的大字、这还是由乾隆皇帝亲笔题名的呢!!在桥头的两侧:各有两个华表,上面蹲坐着两只狮子'好象在日夜守护着卢沟桥/
篇五:《游卢沟桥》游卢沟桥{卢沟桥作文}.
在一个初秋的早晨,我做向导,带表姐参观--卢沟桥。我们从东关门经顺治门走到宛平城内,沿着林阴大道,走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前方,有两只东方醒狮,瞪着有神的双眼,面朝西方,昂首怒吼,象征着东方中华民族的崛起。在银灰色的抗日的战争纪念馆正上方,写着11个金光闪闪,苍劲有力的大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是由邓小平爷爷亲自题写的。表姐被这壮观的建筑吸引了,所以要我为她拍照留念。
顺着便道继续走,就来到了威严门。登上城墙,首先看到的是东西两端的城楼。在城楼四角,各有一排吉祥狮。城楼周围,还有16根红色的大圆柱。古城墙距今已经历360年沧桑历史,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小的封闭县城。在青灰色城砖上,依稀可见当年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的罪征--弹痕。
沿城城墙漫步一周后,走下石阶,便会望见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我和表姐随着人六走上卢沟桥。桥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右侧的汉白玉碑。石碑有四根柱子,在上面雕刻着东方巨龙。碑的正面写着"卢沟晓月"四个墨绿色的大字,这还是由乾隆皇帝亲笔题名的呢!在桥头的两侧,各有两个华表,上面蹲坐着两只狮子,好象在日夜守护着卢沟桥。
篇六:《游卢沟桥》游卢沟桥
在一个初秋的早晨、我做向导?带表姐参观--卢沟桥“我们从东关门经顺治门走到宛平城内?沿着林阴大道“走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前方,有两只东方醒狮。瞪着有神的双眼/面朝西方、昂首怒吼;象征着东方中华民族的崛起:在银灰色的抗日的战争纪念馆正上方”写着11个金光闪闪/苍劲有力的大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是由邓小平爷爷亲自题写的、表姐被这壮观的建筑吸引了“所以要我为她拍照留念、顺着便道继续走"就来到了威严门“登上城墙“首先看到的是东西两端的城楼"在城楼四角?各有一排吉祥狮,城楼周围'还有16根红色的大圆柱"古城墙距今已经历360年沧桑历史/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小的封闭县城;在青灰色城砖上“依稀可见当年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的罪征--弹痕,
沿城城墙漫步一周后。走下石阶“便会望见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我和表姐随着人六走上卢沟桥’桥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右侧的汉白玉碑”石碑有四根柱子'在上面雕刻着东方巨龙、碑的正面写着,卢沟晓月‘四个墨绿色的大字,这还是由乾隆皇帝亲笔题名的呢!!在桥头的两侧“各有两个华表,上面蹲坐着两只狮子“好象在日夜守护着卢沟桥”
篇七:《七七事变作文》七七事变作文
七七事变随想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你是否还记得1937年7月7日那一场轰轰烈烈的战斗。血和泪,耻辱和奋斗在那里交织。那不懈战斗着的是一个民族决不屈服的灵魂!
沧海桑田,转眼已过去70年。那些石狮子还是一如从前,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那场战斗中定格。
时间倒退70年。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在军事演习中失踪,要求进入桥东宛平县城搜查。中日双方正在交涉时,卑鄙的日军突然向宛平城开枪射击,接着又炮轰卢沟桥。我军用大刀、手榴弹等劣质武器多次击退日军攻势。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鳞阁和师长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但是毕竟我们的军事装备那样落后,7月30日中国驻军强忍悲愤撤离。
我是一个90后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安静而舒适的环境中。从未遭遇过炮弹的袭击,从未嗅过硝烟的味道。但在今天,我见到了很多很多。
我看见那些年过80岁的老战士来到卢沟桥,他们看着那些死去战友的照片黯然泪下。80岁,他们依旧是战士。九个老人整齐的站成一排,喊着口号踏着步子,眼前好象浮现起昨日的硝烟。奋斗、不甘受辱、豪迈、坚强,这些情愫几乎要撑破我的心脏,轰的一下爆裂。
我看见那些飘满红色旗帜的纪念馆。往事已成历史,但有些东西绝对不能忘!那些精神那些耻辱都通通承载在一张张黑白照片一篇篇报道上。照片上战士们的眼睛里有火在燃烧。不屈不挠,要烧尽一切耻辱一切不甘!
我还看见,一些大学生在纪念馆里说说笑笑,丝毫没有感受到难过和耻辱。
我还看见记者在采访很多年轻人。记者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七。七事变么?”他们擒着一丝微笑回答到:“应该是跟抗日战争有关吧,具体的我不太清楚。”我不知道他们的微笑究竟是礼貌还是羞愧的表现。但是,这是最严肃的事情,它是我们每个国人都不能忘的事实。
更可笑的是,居然有人说七七事变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
七七这一天,我看到了很多。
七七事变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耻辱。我知道有一部分人是没有忘记的,但我还看到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忘了。
国耻不能忘。
非洲人没有忘记罪恶的黑奴买卖,日本人没有忘记美国丢向长崎和广岛的原子弹。但是我们中国人是不是偏偏要忘记我们原本不能忘记的七七事变呢?
别忘了,我们是中国人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嗣后日以重兵三路进攻华北。“七七事变”是划时代的历史事件。日寇进攻卢沟桥的炮声宣告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卢沟桥抗战的壮举引燃了中华民族抗战的圣火。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令我为之愤怒的是,一些追随于日本人之后的中国军人,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竟说出“与日本人合作,中日冲突化干戈为玉帛,这可是功德无量的事。”身为中国人,竟说出这样的话,你们的良心何在,你们对得起中华民族吗?
这不禁让我想起这样一则材料:武汉大学的路珈山顶有一个樱花园,每当樱花盛开的时候,一些中国青年身穿日本和服摄影留念。一韩国学生问其导师:何故穿和服照相?导师苦笑,无言以对。
读罢材料,掩卷沉思,一股悲愤之流涌上心头。韩国学生的一句问话使导师无言以对,难道是导师回答不出吗?不是的。导师的无言,说明他对此难于启齿。我倒要问问:在中国的土地上,在盛开的樱花丛中,为什么一定要穿上和服?难道在这些中国青年的心目中已经没有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与自豪感?难道他们忘了是日寇的野蛮暴行曾经是中国人们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中华儿女一身正气,威武不屈。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把献身祖国作为自己无尚的光荣。明朝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深陷囹圄受尽酷刑,却仍坚持斗争,时刻牵挂着可爱的祖国的方志敏;身中数弹,死前仍高呼“杀敌报国”的张自忠„„无数中华儿女以他们的爱国行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而他们的后人呢?一些中国青年竟蜕化到崇洋媚外的地步,这怎不令中国人为之悲哀呢?
民族的灵魂就像纤夫手中的绳,只要握紧它,齐心协力,才能牵动中华民族这艘巨大的帆船,才能向着美好的远方前进。为了这艘民族之船,让我们都来做一个堂堂正正,实实在在,令中国为之骄傲的中国人吧!
篇八:《卢沟桥游记》国庆节过后不久,我就跟爸爸一起到北京卢沟桥去游览。在车上,我想想着卢沟桥的样子,向周围的人们询问它的景色以及历史。汽车走了很久,路上我还看到了核电站、立交桥,但是都没有仔细的看,我的心早已经飞到卢沟桥上了。汽车终于到了北京卢沟桥,在那里,我看到了美丽的卢沟桥。
我们经过宛平城到了卢沟桥,远远的看去,卢沟桥是一条很长的石拱桥,路面平坦而宽阔,像一条卧在水上睡觉的龙,路面就像龙的侧背;桥的两边各有护栏,那应该说是龙的鬣毛了,非常壮观。
桥面离水很高,站在桥栏边,看河流就像一个还不如人工湖大的水坑,但水上吹来的风,却有海风的感觉。中间的一段桥面坑坑洼洼,好像用了很久没有修理一样。侧栏上,每个柱头都蹲着石头雕刻的狮子,它们惟妙惟肖,非常可爱;有的两只抱在一起,像一对很亲密的好朋友,还有的像一对亲密的母子,有的是三只,母亲和孩子抱在一起,就像一家人在欢聚。我还在桥头看到了几门大炮,黑乎乎的,看样子像真的,爸爸连忙说:“不要瞎碰,这是真的大炮,要是开炮的话,就会把桥炸毁了。”吓得我赶紧缩回了手,爸爸哈哈大笑,原来是骗我的。爸爸还说,这些都是历史文物,记载着中国屈辱的历史,要注意保护这些文物,不忘国耻。我又去了桥的东北方,看到了一些铜雕像,有的是骆驼,还有的是马,我还骑在上面威风了一下。在卢沟桥畔,有一块石碑,碑上写着“卢沟晓月”四个书法流畅的大字,据说是清朝著名的皇帝乾隆为卢沟桥的晨景亲笔题写的,原来古代的皇帝不光掌管国家大事也还是个书法家啊!可惜我是大白天来的,看不到卢沟晓月了。
回家的路上,我还在想着卢沟桥,惦记着桥栏上的狮子,还有那些铜雕,大炮,我不会忘掉这些。其实,我不敢告诉你们,我在桥上玩的时候还不小心让桥栏杆把右手指划了一道口子。有的人笑道:“这下多好,到了卢沟桥还献了几滴血。”我当然要为祖国奉献我的一切。
篇九:《卢沟桥游记》卢沟桥游记
这星期五,我们学校组织了社会大课堂活动——去卢沟桥实践。清晨时分,我们坐着大巴车,来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我们从东关经顺治门走进宛平城内,沿着林阴大道,走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门口。在银灰色的抗日战争纪念馆正上方,写着11、苍劲有力的大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我们首先去看了关于卢沟桥的电影——七七事变。上面讲述的是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谎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但遭到宛平城守军的拒绝,所以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炮,中国驻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他们的团长亲自奔赴前线指挥作战,但战况惨烈〃〃〃〃〃〃
接着,我们又去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厅。在大厅里,我们的正上方有14口古钟,这14口古钟寓意着中
国人民14年艰苦的抗日战争,紧接着我们游览了8个展厅,回答了一份关于中国人民抗日的一份试卷。
中午12:00点,我们到达了卢沟桥,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卢沟晓月”的碑文,它立在桥头,它是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桥上座著名的就是卢沟桥的狮子了,桥栏上蹲着无数雪白的石狮,雕工细致。它们有的玩耍绣球,有的抚摸幼仔,它们有的被大狮踏于脚下,有的趴在大狮背上,有的玩弄大狮胸前的铃档,还有的被大狮叼着,天真稚气,活灵活现,真是栩栩如生。
现在的卢沟桥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历经腥风血雨的战争之后,终于安详的跨在永定河之上,诉说着当年的枪林弹雨,倾听着永定河的流水,仰望着一片和平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