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话题作文范文>孩童时代

孩童时代

详细内容

第一篇:《我的后孩童时代》

我的后孩童时代

——大学周年记

悄悄地,我们走到了大一的尽头,没有太多思考,也没怎么回味。直到忽然有同学感叹:“我的大一就这么没了。”言语之间似乎丢了什么极其宝贵的东西。此时我才真正意识到大一已离去了。

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同样的六月,曾经我们翘望大学,而今我们等待,等待学校新的血液,等待金秋九月。我们大一的日子,就这样从刚报到时的那一张张稚气的脸上滑过,在军训声嘶力竭的呼喊,不同连队的拉歌热情中悄然流逝。学生会办公室中忙碌,就像一辆列车,我们一旦启动,注定要永不止步,直奔终点。大一就是我们的贴身朋友,时时刻刻跟随我们,并将我们的背影打上时间的烙印。让我们一天天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独立,更加敢于展现自己。

回想这一年,明明经历的很多,但却说不出哪些让自己难忘,或许,这一年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在心里留下了明晰的痕迹,无所谓亲疏,无所谓轻重,只因为它们与大一那段记忆共生共息。

大一,仍沉浸在快乐与憧憬中的同学们,就像野炊那天天上的风筝,我们放飞了当时所有的烂漫。也许在几年或十几年之后的一些同学,会无名的想念昨天的日子。

大一,我们的后孩童时代,可以堂而皇之的在第一排的位置呼呼大睡,不用担心,老师粉笔头的直击,抑或扫射

可以逛街逛到虚脱,不用担心,还有一群姐妹们随后大包小包的鼓舞激励着可以打游戏,不用担心,开发智力同时还能学好英语,了解西方文化

可以打牌到天亮,不用担心,姐妹们帮你指点迷津,怎么看都不会看出黑眼圈可以装病,不用担心老师跑到宿舍把自己从被窝里揪出来

可以翘课,不用担心被扣分,一个姐妹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帮整个宿舍姐妹答到大一是如此单纯的,透着青草的气息

大一是如此憨憨的,冒着傻傻的泡泡

大一也是如此短暂的,还没来得及欣赏她的美丽,自己就要老去

忍不住要想,

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有多少个舞台可以让我们迸发激情

有多少个驿站可以让我们积蓄力量

有多少个讲坛可以让我们挥洒才智

有多少个起点可以让我们扬帆航行

大学是一个开始孩童时代

大一是开始的开始

大一值得每一个人珍惜

只因为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第二篇:《孩童时代》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非笔试类课程考核首页纸

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按要求填写相应信息:

大学生职业规划书——路

孩童时代,有理想被认为是件好事。每次被问及你的理想是什么?只要说出科学家三个字就可以得到家长赞许的目光,这真是一个有出息的小孩。现在回头想想以前,还真是只有很小很小的时候才敢说出为国奉献积极投身科技事业这样的话。人心总是随着岁月成长而逐渐成熟的,我在初中因为很爱吃,想去酒店当个厨子,高中看港剧,觉得那些律师真是帅,善于雄辩,一心想要考取华东政法大学,而现在的我最大的理想也不过是在写字楼办公,能够做到市场总监这个职位上。这和科学家这三个字相比确实是有点差距,后者好像更伟大些。是我的价值观世俗了么?我觉得我如果能安安分分的做个小市民,不对,是小资点的小市民,能够享受生活,那我也不算拖社会后腿。有的人,甘愿成为一名教师,有激情,有追求,然后默默奉献;有的人甘愿寻求更刺激的人生,有理想,有抱负,跳上大城市的甲板,自觉能赢得这城市中最昂贵的阳光。而在我眼里,能够有分高薪的工作,当然最好是我喜欢的工作,还能有足够的生活空间。这难免太理想化了,似乎连别人都可以想象出一个忧伤的胖子如何满大街的跑销售了,但是我真的不是特别在意别人怎么看。一:有抱负,懂执行

人对于生活总是要抱有希望的,虽然会被现实击碎。理想化的并不代表空谈,不代表不可能,只是实现的可能性小,所以我们称之为理想化。我记得前一段时间我采访一个学姐,她已经毕业三年了,一直在从事外贸的工作,我问她怎么看待专业难就业的问题。她笑了,只说了一句,确定你今后的路,然后坚定的去实行他。我听了之后醍醐灌顶,我们总是在说自己迷茫,看不清未来,不知道将来干什么。好像青春就应该迷蒙,其实全是自己在为难自己,自己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我是转专业的学生,我选择了市场营销,我是真的对市场工作感兴趣,而不是去考虑它的就业率。那我今后的职业之路是什么呢?一名优秀的营销策划人,这就是我的目标。虽然具体的工作可能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而改变,但是我明确今后的路,我一定要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我看重执行,这也是我的性格,计划什么,就去执行什么。人要有理想,要有希望,同时也要有方向。我知道我的方向在哪,所以我不慌张,笃定的迎接现实的苦难和磨砺。孩童时代

二:别去抱怨你的客观条件,野花也芬芳

社会是现实的,也没有绝对的公平。有很多人在抱怨,这个人怎么含着金鈅匙出生,他是公务员怎么能享有那么多权利?我从来不会抱怨这些,因为我知道他们的父辈也是经历了你难以想象的努力才让他们的孩子享受到这一切,而这些努力是你付出不了的。我知道考一个公务员很难,很难,要奋力的学习很久,熬很多个夜晚才能拥有今后安逸的工作,而这些

也是你付出不了的。这是他们应当得到的。有的人在抱怨潜规则,在抱怨内幕,但是你真的够优秀么?中国还有很多的民营企业,还有无数创造可能的机会。你真的有胆识,够优秀去把握住么?别抱怨,其实真的只是你不够好。我会为我的职业目标奋斗一生,如果最后只是个碌碌无为的办事员或者销售员,你觉得我可以怪谁?怪家里没有背景?自负点再怪社会不公平?只能是怪自己。所以我知道无论做什么,无论专业就业前景有多差,提升自己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学好你的专业知识才是最重要的。这样你才有资本去闯荡,去挥洒你自己的智慧,不是么?我也抱怨过,抱怨过生活,但是什么都不能改变。生活给你的你无法改变,你可以改变生活呀。无数的机会等你发掘,社会虽然是个现实的代称,但是里面也有五彩斑斓的世界。

三:提升你自己,不做娇弱的玫瑰

如何去实现目标呢,我觉得只要大方向不背离就好。我挺不喜欢去计划未来的一些具体的事情,我认为只要自己给自己一个方向,然后围绕着这个方向去做,就可以。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呢?我在采访科创中心创始人时,我问他:你是从小就很喜欢科创么?他说不是,他大二才开始科学研究,他以前只是学习好而已,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对科技产生了兴趣,从此一条心走下去。但是他在进入大学他的目标就是和机械有关,他的大方向一直没有改变。你问我的理想,我会告诉你,我今后想做营销推广,至于做到什么位置,做到市场总监可能我就会满足。目标其实也就是这么简单的两句话,但是在我心中却非常的具有分量。作为学生,你要努力的学习呀,这似乎是老生常谈的东西。我们专业还是比较特殊,注重实践的一门课程。非常有意思,那些创造市场的,成功的往往有一定的规律,但是这些规律却无法复制。每个人都有自己营造热点的一套方法。有的人在营销的路上选择做品牌,有的人选择做产品,有人做市场的老大,有人做市场跟随者。那么大的一条方向,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也只是选择了这条大方向里的一条路来走,我会坚持,贵在坚持。当然,这条路肯定不会好走,所以提升你自己。如何提升?作为学生当然是学习,学好你的专业知识,理解你的专业课程,我的专业我准备用一辈子去学习。其次,积极的参与课外活动,懂得展示自己,充满热情。将自己所学的在实际中实行,真真切切的去操作他,对于知识的理解会更深。最后,多参加比赛,全方位的提升,参加比赛最重要的是找自己的弱点,接受别人挑剔的目光。

四:四年有梦,我无悔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要有胆识,在做事情的时候却要思虑周全,保证具体的实施。我不会去迷茫自己的未来,因为我已经给自己选择了一条路。所以我孩童时代孩童时代

也不会太去在乎什么就业前景,会计那么热门一样有人干不好,再冷门的专业一样有人做到顶端。不要去羡慕别人口袋里的东西,处在自己该有的位置,找准自己的定位,你一样可以是成功者。大学有四年,我在第一年找到自己想要的,在第二年努力的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第三年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去实践,第四年将自己放入社会。而对于我的职业,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的职业铺路。

我早晚要从自己的象牙塔里走出来,看看辽阔的大海,学会扬帆起航。或许我在象牙塔里仰望星空时将梦做得太绚烂,会在海涛汹涌中受伤,挣扎。但是只要是明确的方向,我相信我也终会找到自己的那一片大陆。就让我以时光为笔,挫折为墨,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梦想故事。

第三篇:《孩童时代决定整个人生》

孩童时代决定整个人生收藏人:文渊论教2014-03-07|阅:9转:0|来源|分享《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李中莹著中国华侨出版社■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这本书是我在1998年10月写的。回想当时的心情:静儿(我的第一位太太)逝世的创痛还在心中;刚从美国NLPUniversity的NLP(身心语法程序学,全称是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高级文凭班毕业回来,看到报纸、杂志、电视每天都有令人心痛故事的报道,无论涉及的是成年人抑或小孩,其深层的原因都是当事人在童年成长过程中,没有建立起良好健康的心理,这让我感到心情沉重。当时,我已经累积了一些教授NLP课程的经验,也进行了一些心理辅导。看到学员和受导者有所提升,高兴之余,我不禁开始思索他们问题的根源。结论是同样的:在童年时期,没有培养出良好健康的心理素养。我与静儿的家庭生活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结婚20年后,也就是1992年,我接触了NLP,知道那是解决问题的钥匙,但对很多事情来说,却已经太迟了。细想我自己问题的根源,结论也是一样的:我在童年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培养出良好健康的心理。想到这里,我心中自然涌出一种力量,这力量的结果就是这本亲子方面的书。绝大部分家长都是竭其心智,努力地追求一个目标:使孩子成长得最好。只是,他们的辛劳往往达不到期盼的效果,因为他们的思想、言行,受到传统文化、社会状况、上一代的熏染等影响,致使他们只能重复过去的做法。就算家长意识到有改变的必要,也很难找到相关书籍或者课程提升自己。还有一部分家长没有认识到自己需要改变,对于生活中的不成功、不快乐,他们诿过于外界因素:社会、世界、政府、风气、潮流、工作压力、环境、其他人等。一个人是不能没有性格的,因为他需要一个性格去处理人生中每一刻出现的事情。但也就是这个性格使他不去做出使自己有所提升的改变。孩子总是从一张白纸开始,主要的学习来源是他的家长,若家长没有改变,孩子便只会继承同样的思想和行为模式。12年前,我曾说过,我们正处于一个“小孩不好过,家长更难为”的时代。12年后的今天,小孩更不好过,家长更难为。生活中的夫妻关系、孩子的学习问题、亲子关系、家庭关系、企业管理、事业、财富、起居、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增加了压力。有钱人有有钱人的压力,赚钱人有赚钱人的压力,缺钱人也有缺钱人的压力。世界不断进步,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可是这些不仅没有让人拥有一颗安宁的心,反而增添了更多的烦恼、焦虑。在《亲子关系全面技巧》的基础上,我在升级版的《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中,增加了深入认识亲子关系的意义、帮助孩子提升智商的技巧、家长的心态调节、再婚家庭的亲子关系、解决孩子学习问题的方向、生命系统的概念等内容。另外增添的一个方面是关于心理素质教育的。两年前,我有感于社会不断出现的惊人血案,例如:开车撞伤人并下车把伤者杀死、小悦悦事件,等等,这些人都没有精神病病史,但他们却做出有悖人性的事情,我决心深入研究这个问题。2011年,我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公开课里将这个研究结果做了分享,题为“人生15项基本能力缺失”。这“人生15项基本能力缺失”的内容,加上一些我过去已经提出的概念,合称为“心理素质教育”。没有孩子,我们的未来很苍白;没有下一代,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也没有前途。只要我们已经把生命传递下去,我们就要为了生命的未来负责。所以,亲子关系的改善是我们人生当中没有办法逃避的一件极重要的事情。我相信,亲子关系既然对人生这么重要,我们就一定可以把它处理好,而且会在一种轻松、满足、成功、快乐的状态里把它处理好。(作者系华人世界国际级NLP“身心语法程序学”大师,“简快身心积极疗法”创始人。著有《重塑心灵》、《简快身心积极疗法》、《爱上双人舞》等)

第四篇:《走过孩童时代》

走过孩童时代

一生中,幼时的记忆虽短暂,但挥之不去;幼时的生活虽幼稚,但此生难得。空闲时,回想一下幼时:脏脏的小手,画出了童趣。初春,折一朵小花,叫嚷着将它丢到空中;盛夏,捕一只蜻蜓,欢笑着来回奔跑;清秋,拾一片落叶,呆呆的想着它为什么凋零;寒冬,滚一个雪球,激动的扑到它身上。天真,调皮,欢笑,构成了,往昔的幼时。曾为糖果喜悦,曾被蝉蜕惊吓,曾为归燕担忧,曾被雪团击中,曾为童话迷恋,尚被父母关怀。不论何时,我们都是父母心中,那个乖乖的孩子。幼时虽已被尘封,但亲情,永远不会消逝,只会,越来越温暖。

当我已不再是淘气的孩子,在记忆里,小学,留下了一行脚印。那脚印,行着,走六年了。六年,总想写些什么,留下它。但是,每次张开纸,留下的,只有斑斑墨迹,在思想的空白中,默默的徘徊。六年的学习与生活,飘渺在我的脑中,像雾一般,无法散去。我曾多么想离开母校,到外面,去打拼一番,但是,我留下了,不知何时,母校已铭在我的心中,难以割舍。无法想象,离开后,会是什么样子!同学们,六年了,我曾告诉自己要笑着告别母校,但分别后,却是如此的哀伤。“乐莫乐兮新相知。”记得吗?六年前,我们相识,同舟共济,到了今日。“悲莫悲兮生离别。”今日,我们将分离,饮了这杯酒,饮罢,便分道扬镳,散在人世间,期待着,再次的相逢。离别时,虽不曾流泪,但哀伤,吞噬了泪水。离别时,虽不曾高歌,但悲痛,带走了歌声。珍重,请珍重。

小学,既然无法留下它。索性,翻过它,翻过小学,这一页难以遗忘的记忆。

翻过这页,下一页,是一个是以崭新的开始,我能做的只有满怀期待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