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信息传递探析(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煊息传递 信息反馈
内容摘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以知识为主的理性内容和以教师及学生的人格、情感、价值观等为主构成的非理性内容构成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容纳在某种形式即所谓的媒介之中。正常而有效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传递,既依赖传递渠道的畅通,同时也有赖于课后反债信息渠道对整个活动系统的调整。只有正确地选择传递渠道,恰如其分地运用传递谋介,才能卓有成效地传递教学信息,教学工作才有可能跨上新的台阶。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既是一种多因素的复杂的教育心理过程系统,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系统,它是由教师及其“教”的行为、学生及其“学”的行为以及教学中的各种社会政治信息(包括理性的和非理性的)所构成的复杂的政治教学信息沟通系统。在这一活动系统中,我们既不能孤立地考察教师及其“教”的行为,更不能孤立地分析学生及其“学”的行为,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二者和谐的互动。
一、商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传递的双向性
控制论的原理告诉我们,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传递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多层次系统网,其中,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的传递者、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和需要沟通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是这一系统网中的几个主要方面。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传递贯穿于教学过程之始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沟通系统不是简单的单向沟通,而是教师和学生间双向的循环沟通。
1.教师闻道在先,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的占有者,沟通的主要信息,大部分都要先经过教师的编码处理,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才有可能被学生所接纳。因此,教师对教材编码处理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接受的效果。教师选择和安排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的沟通媒介(知识的呈现方式)以及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的沟通渠道(师生人际互动方式),并且通过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着整个系统的运转,使之向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教师的人格、价值观、情感、思维方式以及对学生的评价与期望,作为一种动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也影响着学生对信息接受的效果。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教师在政治教学信息沟通系统中的主导作用。
2.在政治教学信息沟通系统中,虽然学生主要是信息的接受者,但这种接受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认知加工过程。当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渠道传递给学生时,信息能否被有效地接受,往往取决于学生当时的自主活动状态(1)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中,形成了一定的认识水平和认识需要,教师在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选择和编码的处理上,必须适应学生当时的认识水平,满足学生的认识需要。如果信息在复杂性和量上高于或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就很难被学生所接受,就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难以被学生所接受。(2)在教学中,学生无论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的输人,还是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的编码,都带有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性,对于教师所传授的信息,他们不可能完全地接受和理解,也就是说,教师所传授的信息不等于学生所接受的信息,学生总是要对所接受到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重新进行分析加工,从而纳人自己的知识结构。(3)从学生认知加工过程本身来说,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能动的参与者,是积极主动地进行认知活动的主体,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只有在学生主动的自主活动基础上,才能真正被学生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价值系统。(4)在信息沟通中,学生总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的态度,而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的接受效果。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传递是一个由信息输出和信息反馈所组成的过程。由于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沟通系统中,教师和学生分别是相对独立的两个子系统,因而双方都既是信息的发出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都既有主动的一面,又有被动的一面.构成动态的双向交流的整体系统。
二、课堂思想政治信息传递的教学媒介
比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知识为主,包括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性知识内容和以教师及学生的人格、情感、价值观等为主沟成的非理性内容构成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容纳在某种形式即所谓的媒介之中,教学媒介是对所传递或反馈信息的最适当最有效的一种文字、符号或行为的刺激物。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系统中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情景构成信息的传递媒介。教学中各种理性的和非理性的信息,正是在这一系统中借助各种教学媒介实现沟通的。
1,营造快乐幽默的课堂。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接受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是较为困难的,因为许多知识枯燥和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一种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信息。而微笑正好有此神效。一些教育家曾提出:“用爱的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它在传递教学信息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到学高中思想政治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包袱。教师平时可以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趣故事,或平时阅读中见到的幽默故事讲给学生听,和他们一起分享,还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些滑稽可笑的课堂故事或短剧。教师平时应当注意培养自己幽默、乐观的生活观。“教育的确重要,却无须板着脸孔待它”。
2.掌握听的技巧。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传递过程中,“听”贯穿始终,学生听教师的讲授,接受新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教师听学生反映、回答问题,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听的技巧直接影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连续传达效应”。例如,讲《矛盾的对立统一》时,可以让学生朗读艾青的《光的赞美》诗,当学生读到;“我们从千万次蒙蔽中觉醒/我们从千万次愚弄中学到了聪明/统一中有矛盾/前进中有逆转/运动中有阻力”时,教师可以即时强调诗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日常思想政治教学信息的传递中,听占所有交流过程中80%可以说,听是所有思想政治教学信息传递技巧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技巧。可见,在思想政治教学信息传递中听的技巧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3.引导学生在教学中勤活动,特别要形成师生间的双边活动,以此来扩大思想政治教学信息的传递量。我们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展开充分、自主的讨论,使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在讨论中沟通思想政治教学信息。我们还采用小组教学的模式,把学习任务分解到各个小组,教师则在各小组之间进行指导,从而扩大了思想政治教学信息的传递量。思想政治教师按教学要求编排合适的活动形式,如二人一组的PairWork,三、五人一组的Discussion,十人左右一组的FastResponse等。除了临时指定的各种小组外,每班按学生的学习情况安排了固定的活动小组,由学习优秀学生任小组长,组织学习活动,及时反馈学生接受的思想政治信息。例如,我在讲《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时,让学生担当招聘者和应聘者,使他们在模拟的招聘活动中了解企业经营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然后再让他们集体讨论,在讨论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本课的基本知识。
4.师生角色互易。让学生和教师互换角色,引导学生担当小老师,这是反馈思想政治教学信息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就教材中的某个内容或问题,让学生尝试着上讲台讲授,其他学生则可以向讲课的“老师”进行质疑。由于学生们的讲解方法、选取的角度各有不同,因此,他们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相互论证,能逐步理清思路,不确定的得以确定,错误的认识得以纠正。例如,我在讲(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时,先让学生采集被污染的水样,拍摄被污染的场景,收集污染的资料及其所引起的后果,然后,从中选出写的比较好的几位学生让他们上台讲解。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我巧妙地把学生平时在环境方面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提出来,请学生们进行讨论,把讲台变成“小小论坛”。在这种师生角色互换的活动中,不仅学生从中获得了真知,我也从学生的活动中掌握了许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