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中等教育论文>课外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调查与分析――试析惠州市中职学校为例(一)

课外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调查与分析――试析惠州市中职学校为例(一)

详细内容

论文摘要:课外体育活动对于丰富中职院校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娱乐身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课外体育活动的对抗性、开放性和自发性容易导致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人身伤害。调查发现,中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主要类型为表皮挫伤、韧带损伤和肌肉拉伤,主要是自我保护意识弱、准备活动不足和技术动作不规范所致。
  论文关键词:中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伤害事故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中职院校学生的一种自觉、自愿、自发的行为,对于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娱乐身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课外体育活动的对抗性、开放性和自发性,容易导致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人身伤害。虽然伤害事故的概率较小,但一旦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受到人身伤害事故,不但对处在发育期的学生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也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便,严重的伤害事故还可能给学生的成长和家长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因此,通过对惠州市部分中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抽样调查,试图找出中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类型和原因,期望对中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惠州市中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伤害事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惠州卫校、惠州旅游学校、惠州商业学校、惠州建筑学校作为样本,并随机对4所学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专业书籍的阅读以及对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的检索,基本了解课外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研究动态,为本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参照。
  1.2.2问卷调查法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86份,回收率为93%,有效问卷177份,问卷有效率为88.5%。
  2结果与分析
  2.1中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伤害的现状
  2.1.1课外体育活动任害的类型与特点调查结果表明,课外体育活动伤害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最常见的伤害是表皮挫伤、韧带损伤和肌肉拉伤。其中表皮挫伤有16例,占调查人数的9.03%;韧带损伤有7例,占调查人数的3,95%;肌肉拉伤有5例,占调查人数的2.82%。
  2.1.2课外体育活动协罟项目的分布中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伤害事故与学生所喜欢的运动项目有直接关系。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普及程度,伤害事故也成不同的分布。比较流行的项目,伤害事故概率就高,反之则低。篮球和足球在中职院校较其他项目更为流行,所以受到伤害的人数也最多,共计23例,占调查人数的82.1%;其次为羽毛球13,占调查人数的10.7%;其他项目为2例,占7.2‰
  2.1.3课外体育活动化害部位的分布调查发现,中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伤害经常发生在面部表皮、上下肢关节部位和肌肉拉伤,尤其是皮肤表皮、上下肢关节损伤较多。面部表皮损伤15例,占调查人数的53.6%;上下肢关节损伤9例,占调查人数的32.1%;肌肉拉伤占4例,占调查人数的14.3%。

  2.2中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伤害原因的分析
  课外体育活动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对抗性和风险性。学生在运动中受到伤害事故的原因具有动态性、突发性和复杂性。活动伤害的原因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2.2.1课外体育活动缺乏有序的组织中职院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多数是学生自发、自觉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正确的指导是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时受伤害的主要原因。中职院校对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都没有专人指导、组织,比较流行的项目场地较为拥挤,参与人数较多,经常发生身体碰撞和擦伤,比较容易受到伤害。
  2.2.2课外体育活动准备活动不充分调查发现,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前热身运动准备不足、认识不够,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体育活动的为数不少。尤其他们在中学时期参加体育活动较少,在自发参加的体育活动中,对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且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也普遍出现。有为数不少的人认为做准备活动浪费时间,消耗体力,往往不做准备活动就参加剧烈运动,这样神经系统和内脏等器官机能没有充分动员起来,致使肌肉拉伤、韧带拉伤或挫伤等伤害现象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