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学困生的优化(一)
详细内容
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关注学困生是新课标理念的具体体现之一,更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如何认知学困生,怎样优化学困生,不仅是学科教学的问题,更是关注学困生终身发展的问题。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英语学科的两极分化现象较其他学科更为明显,且随着年级的提高,学困生的比例呈递增趋势。尤其是高三年级,英语学困生的比例更是突出。高三英语教师惟有把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纳入自己的工作重心,才有可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高三英语教师如何认知和优化英语学困生这个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英语学困生的定义。
英语学困生就是指智能正常,但因为后天和外界的原因,在英语学习方面达不到教学大纲对该年级段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的学生。高三英语学困生的具体表现是:单词记不住,基本句型未掌握,相关词汇及惯用法常混淆,语法知识不牢固,听力理解难度大,阅读理解得分低,书面表达问题多。尤其是,英语应试技巧糟,学习表现为:课前不预习,课上不听讲,课后不复习巩固,作业马虎,完成任务了事,学习缺乏主动性。
二、高三英语学困生的成因。
高三英语学困生的比例是所有科目中最大的。这一现象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学习基础差,信心不足。
由于受环境、基础、师资和教学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的英语启蒙就很差。由于基础差,在课堂上从不敢举手发言,害怕出错被人耻笑,结果形成恶性循环。到了高中阶段,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导致学习兴趣丧失,最终形成严重的厌学情绪,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尤其是到了高三阶段,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学习时间越来越紧,对学习者的英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英语学困生的信心也就越来越不足。
(二)缺乏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心理学教程》告诉我们:学习动机作为人类行为动机之一,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的学习,动机是必不可少的。英语学困生在学习中由于缺乏动力,学习成绩不好,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兴趣是人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学习兴趣是鼓舞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重要力量。英语学困生在英语学习中既无学习动机又无学习兴趣,因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高三英语学困生更是具有其年级特征。高三学习紧张、压力大,以至于英语学困生们在课堂上也是心不在焉、萎靡不振、无所事事。
(三)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学习方法与策略是影响学业成绩的又一因素。英语学困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求最优解答,解题后进行总结归纳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注重英语的理解,偏重于课本上机械的记忆,对于所学的知识没有形成完整的学习体系,他们尚未从机械识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无法适应高三英语的学习,最终严重影响了知识摄入的数量与质量,逐步形成了学业发展滞后的状况,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