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分析(一)
详细内容
近几年常听到一些教师因量化指标过高、时间安排过于紧张而使健康受损的消息,也常听到一些教师英年早逝的噩耗。一些教师的应对策略是,干脆从研究、评比、晋升中解脱出来,另谋生路,或者从压力较大的学校流往压力较小的学校。本人对本市(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延津县)参加暑假函授本科课程的中小学教师随机进行了工作压力状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工作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压力原因(74%),其次是家庭需要(44.6%)、时间限制(29%)、经济困难(22.9%)、与他人关系(15.7%)、健康问题(8.9%)。
从调查中发现,82.6%的教师认为自己有压力,52.1%的教师认为自己压力很大或极大,这表明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是非常严重的。另外的一些压力感题目统计结果表明,有8.3%的教师睡眠质量“不好”,79.2%的教师“平时心情好的时候不多”,8.3%的教师“经常有想无故发火的冲动”,83.3%的教师“很盼望双休日能休息一下”,50%的教师“很盼望节假日的到来”,29.7%的教师感觉“工作的烦恼多于快乐”。这表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对其身心健康状况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影响。
一、教师工作压力源分析
1.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
教师的教育是劳动者的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劳动力是否愿意供给,即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实际付出多大的精力教学,取决于从事教育事业和付出劳动所能得到的报酬,也取决于其过去人力投资的现在收益,这与其所得的报酬水平有关。如果报酬与教师付出之间差距太大,必然导致教师心理上产生不平衡,生存生活没有可靠稳定的物质保障,进而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从调查中反映的情况看,农村教育待遇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工资低,发放不及时l和不能足额发放。
2.工作负荷大
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55.6%的教师对“教学准备、批改作业等工作量大”表示压力很大。除了正常教学之外,学校还有一大堆其他事等着教师去做。问卷显示,有72%的教师对“有太多的非教学性会议和事务性工作要做”表示压力很大,该项压力平均值也高达4.72。有77.8%的教师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考评多”表示压力很大,也有44.4%的教师对“业余时间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各种资格、认证考试越来越多”表示压力很大,有50%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各种新要求多”表示压力很大。
3.社会期望高
教师作为古老而现代的职业,被赋予了种种神圣意义。“敬业”与“奉献”等价值观念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已经成为社会对教师的职业期待。正如那句“教育传承文明”一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社会各界都关注着教师的工作质量,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在乡村更甚,一部分家长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改变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现状,光宗耀祖。这对孩子的厚望不自觉就转嫁到教师身上,期望教师能教出高分生。当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时,家长就觉得那是教师的责任。因为家长认为我们把学生交给学校,教师就得负责,教师也就常常遭到家长的指责。学生期望教师的知识博大精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社会期望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这无疑要求教师是一个完人,而教师毕竟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不可能同时达到众多的期望。这种矛盾冲突使教师有很大压力。
4.教师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问卷显示:有66.7%的教师对“学校用考试成绩衡量教师工作水平”表示压力很大,66.7%的教师对“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考试负责”表示压力很大,70.6%的教师对“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表示压力很大。怎样评价教师,教师能否接受评价的方式,对教师心理有很大影响。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利于教师发展的因素。比如,从评价功能看,多为奖惩性而忽视发展性;从评价组织实施看,多为横向的与他人比较,而忽视了纵向的自我比较;从评价理念看,仍以应试的观念、考试的分数、升学率为尺度评价;从评价主体看,仍然存在单一化问题,尚未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从评价过程看,仍过于关注评价结果,而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完善教育教学过程。学校现行的终结性评价,结果基本上体现在对教师的奖惩上,无助于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