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让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馨香满堂”(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论文摘要: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很重要的一块。阅读说白了就是把课本中的情趣、情感、思想内涵转化到人身上的一种学习途径。它可以提升人的品位,陶冶人的情操进而净化人的灵魂。但是,当今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教学改革的力度还不到位,致使阅读教学成效不大。笔者拟就此做些浅薄的讨论,谈点教学中的体会,以期能对阅读教学的发展起到些许推动之力!
2009年山东省一位高中毕业生寄给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同志一首诗,题目是《离开的那天,我哭了》。现摘录下来以飨大家。
我用最珍贵的青春,学会了xy,学会了study,也学会了最动人的诗句,学会了破解最最难解的谜。可当我恍惚无助的时候,我恍然发现我心灵的荒野上缺少我最为珍贵的东西――欣赏和爱人。
其实你不缺乏富丽和堂皇
不缺乏热血和追逐
不缺乏生的意志活的智慧
可是
你缺乏了仁慈和博大
缺乏了包容和体恤
你的眼里开满了功利
唯独不生长悲悯的泪滴
你哺育了我也抚养了我我该怎样去爱你
离开的那天,我哭了
我捧着孱弱的灵魂
嘴角
挂着咸涩的泪滴
这首诗每次读过,总让人久久不能释怀。这就是一个高中生眼中可敬的老师,可爱的学校?也曾经浏览过一些贴吧,说实话,对老师的的谩骂多于对老师的感激和赞扬。我们甚至可以想象这些学生在敲击键盘时的咬牙切齿亦或满脸狰狞的怪笑……太可怕了!我仿佛也看到您的表情了。您无奈地笑了笑,叹了一口气:“唉……”
难道我们的老师都像孩子们所说的那样,如此可怕、可恨、甚至可恶?当然不是。那么,我们的教育到底给了孩子们什么?我们教师缺失了什么?我们教给他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分析文段,如何品味语言,如何养成阅读的习惯,如何写作文,如何……我们给了他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他们却学会了用这种工具骂人!呜呼,哀哉!孩子们原本纯真,又怎能去责备他?扪心自问,难道我们教师没有责任吗?前面诗中提及的“眼里开满了功利”的教师在我们教师队伍里不是没有吧?那么语文教师究竟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应该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在于塑造人。后者才是教育的根本点和归宿。著名语文教育家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老师》一文中曾提到“语文教育”一词。他将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结合在一起,所以称自己的工作为语文教育。语文教育确实在学校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从教育的角度讲,它意味着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作为教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真正的做到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做孩子们的“心灵鸡汤”。新课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与学生进行平等的精神交流。这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可惜的是,在我们的现行的教学工作中,确实有一部分教师还没有转变教学观念,还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夹着课本来,讲完就走。还停留在那种“目中无人”的学科为本位的教学中。课下如果再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模样,学生便望而生畏,很难进行真心的交流,更无法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更有甚者,满眼功利,只把教师当成养家糊口的职业。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老师》一文中曾提到“语文教育”一词。他将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结合在一起,所以称自己的工作为语文教育。真的就是这样,语文的确承担着教育的责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现在,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对我们的阅读教学开始追问吧。
在你的课堂上,你教给孩子们尊重了吗?
你以商量的口气,跟孩子们对话:
我们明天学哪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