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中等教育论文>让教师教育成为中学教师发展的推动力――关于中学教师发展的新思考(一)

让教师教育成为中学教师发展的推动力――关于中学教师发展的新思考(一)

详细内容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教师教育是教师发展的推动力,并指出教师教育要主动面向基础教育,积极探索新的课程体系,要注重选择性、创新性、研究性和实践性。同时强调,要发挥师范院校的资源优势、政府的职能作用,做好教师的职后培训,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发展课程体系
AbstractThe"Centuriesplan,education-oriented";The"Educationplans,teacher-centered."BasedonChina’scurrentprofessionaldevelopmentofsecondaryschoolteachersintheanalysisofproposeddevelopmentofteachereducationisthedrivingforceofteachers,andthatteachersshouldtaketheinitiativeineducationforelementaryeducation,activelyexplorenewcurriculumsystem,weshouldpayattentionselectively,innovation,researchandpracticality.AtthesametimestressedtheneedtoplayNormalUniversity’sresourceadvantage,andthefunctionandroleofgovernment,theteachersdoagoodjobaftertrainingandcontinuouslypushforwardtheprocessofprofessionalizationofteachers.
Keywordsteachereducationteacherdevelopmentcurriculumsystem
在当前,人们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科技发展等社会问题以及青少年的成长问题与教育紧密联系起来,把解决社会各方面问题的希望都寄于教育,希望教育界承担起更多的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责任。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观念就是这一认识的真实写照。而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即所谓“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阔的知识视野、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有开拓的创新精神、精湛的教学艺术等等。因此,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但是,我国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从总体上看,发展很不平衡;从广大农村中学看,情况很不理想。主要问题是教师发展共识不够,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缺少推动力!我认为,让教师教育成为教师发展的推动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从一个地级市的调查透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湖北省黄冈市是一个有着730万人口的地级市,据调查统计,该市现有普通高中76所,在校学生17.8万人,教师1.15万人;普通初中309所,在校学生44.2万人,教师2.2万人。全市初中教师学历达到大专的90%,高中教师学历达到本科的80%。在一次全市县一中以上高中校长会上,大家就教师发展的问题进行了交谈,总的印象是,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在不同的学校之间很不平衡,在同一学校的教师间也不平衡;有相当一些教师对于专业发展压力不大,动力不足;部分教师对于教育理论的学习、教育理念的提升热情不高、投入不够;面对新课改,一些教师不敢大胆进行改革实践与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大家的共识是,要改变这种状况,应从三个方面去努力:一是教育主管部门(政府)要进行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发展压力不大,动力不足的问题;二是学校要采取有效举措,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勇于参与新课改的实践、探索精神;三是要大力发展教师教育,让教师教育成为教师发展的推动力。
二、教师教育如何成为教师发展的推动力
“教师教育”的内涵丰富,从内容来看包括人文科学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学实践;从顺序来看有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从形式来看有正规的大学教育和非正规的校本教师教育(即校本培训);从层次来看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师教育包含教师职业的职前、试用和在职等层次。每一层次依次又有一些构成要素。职前层次的内容包括人文学科和科学的一般教育、所教学科领域的专门教育以及指导专业实践学科的专业教育(例如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专业教育,以及学校情景中的大部分实践。职前教师教育还包括对进入该专业的候选人进行甄选评价部分,对毕业生的评价,由国家机构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最近的探讨结果,明确把新教师的试用期作为教师教育的一个关键阶段,鼓励在这一层面上开展对新教师的帮助及对其进行评价活动。在职教师教育主要是由在职在岗自学进修、研讨会议、正规课程、咨询服务等组成的,这样就可以保证和发展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可以说,教师教育是职前培养和在职进修的统一,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结合,是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师终身“大”教育。
鉴于以上道理,教师教育是完全可以成为教师发展的推动力的,那么,教师教育如何成为教师发展的推动力呢?我们认为,必须发挥好几个作用,做好几个结合。
(一)发挥师范院校资源优势,做好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结合。近年来,一些中学校长纷纷要求母校给他们“回回炉”。这就是说,中学的校长要求师范院校给他们的在职进修以支持和指导。有些师范院校针对此情况分别举办了中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班,参加者勇跃,效果也很好。这个案例说明,师范院校与中学之间,在加强教师教育,推动教师发展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当前要注意的是,师范院校和中学应该建立实实在在的伙伴关系,而不仅仅停留在办培训班这个层面上。教育专业的老师要经常深入中学,了解新课改,熟悉基础教育。既要能指导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要不断反思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促进课程体系的改革。
(二)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做好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结合。确认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一直是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努力的目标,也是世界各先进国家提高教师质量的共同战略。当前,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中学教师质量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湖北省黄冈市这个全国闻名的基础教育大市就是一个典型。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和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这些都是对教师职业的特别要求。今天的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