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中等教育论文>浅谈中职教师在政治课上如何保持积极情绪(一)

浅谈中职教师在政治课上如何保持积极情绪(一)

详细内容

摘 要:教师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是取得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素质之一,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掌握必须的教学策略、教学技能,还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使得自己的课堂始终处于积极、健康、高效的心理氛围中。
关键词:教师 积极情绪 课堂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是什么影响课堂的效果呢?我想大多数教师都会说是教师的教学理念、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影响课堂效果。我觉得大家的看法都是对的,但同时我发现教师的主观情绪也是影响课堂效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教师的情绪,一方面影响着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我们知道情绪通常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教师情绪是积极的,就会给学生和课堂带来气氛活跃、心里舒坦的感受,使得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融洽,学习处于愉快的状态,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师的情绪消极的话,则会让课堂上的师生关系紧张,课堂氛围趋于害怕、沮丧、愤怒、悲哀等压抑的状态,反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有碍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所以我认为教师除了要准备好教学理念、采取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之外,还要有意识的精心准备自己的积极教学情绪。
要保证有积极的课堂情绪,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即一方面保持良好的积极情绪,另一方面避免消极情绪。那如何保持良好的积极情绪和避免消极情绪呢?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软环境”
人处于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才能真正放松自己,用这种放松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不会产生压力,心境轻松了,也就敢说敢疑敢问了,学习能力也会大大提高,我把这种环境称为“软环境”。创造适宜的学习软环境应从两个方面出发:
1、从教师自身出发,多提开放性的好问题
教师的语言有定向功能,好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积极的方面思考问题,而不好的问题则会误到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同时,好的问题本身对教师就是一次思维上的享受,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少问封闭性的问题,如此一来,课堂的思想火花一定会让教师和学生都大开眼界,陶醉在其中。
2、引导个别学生体验积极情绪
对于调皮捣蛋引起哄堂的学生,从心理的角度看,通常是处于得不到他人肯定的饥饿状态之中,教师更要多关心、多引导他们,面对学生的无心之过时,教师可以采用暗示的方法予以提醒,这样不仅没打断整个教学过程,而且也没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又照顾到这位同学的面子。另外,我们可以选择性地请这些学生回答问题,满足他们表现自己的强烈欲望,如果他回答得好,还可以发动大家给他鼓掌,慢慢感化他们。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丰富课堂教学
以前,总以为政治课就是围绕课文读读、议议,然后教师讲讲,所谓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种单一的观念使课堂变得单调而程式化,久而久之,学生就对这种单调乏味的课产生了疲倦的情绪,课堂变得毫无生气。那么,如何转变单一的模式,让课堂教学丰富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