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哲学其它相关>宗教信仰中的集体主义取向与个个人主义取向(一)

宗教信仰中的集体主义取向与个个人主义取向(一)

详细内容

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基督徒的个人表现往往不够完美;他们常常执着于表达某一个理念,却没有企图让自己的各方面修行同时兼顾。于是我们往往可以很轻易的发现‘有些’基督徒如何,‘有些’基督徒又如何。这往往见诸各种讨论的批评里。
  这种问题在西方文化是不存在的,对待侄儿与弟媳超级暴虐的贝多芬,嫖妓而身染梅毒的舒伯特,到处玩女人的巴哈,从来也没有人说,这些人有这烂行为所以是烂人,更不会说,因为有这种烂行为所以他们所写的是烂音乐。
  这种‘对事不对人’与‘修行完美主义’的思考,乍看一下很简单;但是,深入分析之后,个人以为刚好是一个文化的价值系统中:‘信仰的个人主义取向与集体主义取向’之不同所造成的。
  基督教的教义,承认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意义,这固然是个人主义的基础;然而,由于相信人有原罪,人永远不能达到理想境界,就算是得救重生的人,‘一.样.可.能.犯.罪’!
  因此,在圣经的记载,耶稣为世人上十字架而完全救赎使命后,基督徒得进行‘团契生活’。这个意思的第一层面是:由于人永远可能犯罪,所以信仰是得不断坚立的,所以要有团契生活来培养信仰生命;第二层面意义是,‘信仰本身是不断拆解与重建的过程’,人永远不是上帝,所以常常误以为这个是上帝,后来才发现这个不是上帝,只是上帝的一部份。因此团契生活是互相扶持信仰历程的同心团体。第三层意义是,由于人是那么无能与有限,所以基督徒的表现只能用‘集体主义’来表现,而不是用‘个人主义’来表现。
  第三层意义是我要澄清的重点,依这一层意义,例如说,上帝在圣经同时揭示了最严格的正义标准与最仁慈的大爱标准,然后依信仰而言,基督徒永远没有任何人能兼顾这两大标准,除非他是上帝;所以,基督徒只能透过集体主义──有的人见证正义层面,有的人见证大爱层面,两者向度的表现可以透过一个团体内的众人来勉强符合上帝的期望。
  所以才说,基督徒极少能够个人自我修行,没有透过团契、教会等‘集体主义’生活,这个基督徒基本上会很令人怀疑其信仰的真实性。因此无论什么大思想家大神学家,只要是基督徒,他一定会自己寻找一个同好所组成的团契,用‘集体主义’来见证上帝,而不是用个人主义。
  因此,我们任何人永远可以发现‘所有的单一基督徒’一定都有缺点!史怀哲医生(在此先不管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差异)缺点大的很!德蕾莎修女岂敢说自己毫无过失?同样的,你可以发现有些基督徒过于偏重‘正义层面’的表达,有些基督徒又是过于偏重‘大爱层面’的表达,如果你以‘个人主义’之立场去批判,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完人’;但是,如果你以‘集体主义’去观察,那可不一定了呢!……:)
  正因为基督徒要表达的是‘集体主义’的见证,所以每一个基督徒依其所谓的‘恩赐’来见证:所谓的恩赐可以理解成上帝所给予的特殊才能。换句话说,假如 psycho 所得到的恩赐是‘思想’与‘正义感’,他的见证是把这些由因赐而来的‘责任’在现实社会光耀出来,所以,在这个例子中:
  ‘充分表达思想的严谨与正义感的热情远远远远比psycho个人修行的完美还要重要千万倍!!!’
  而个人充分见证‘恩赐’后的不完美,第一是由上帝的受难来代赎,上帝接纳并原谅这一切;第二则是透过‘集体主义’:教会或团契或同工间的互相配搭,让‘个人的不完美’透过‘团体动力’而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