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疗法佐治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探讨天灸疗法联合吸入激素治疗轻、中度儿童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轻、中度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和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灸疗法。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布地奈德每天吸入总剂量和每天平均剂量减量情况,对两组总有效率和总治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加用天灸疗法后布地奈德吸入量减少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两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亦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天灸疗法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儿童轻、中度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不仅能明显缓解哮喘和鼻炎症状,还可减少糖皮质激素吸入量,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 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布地奈德气雾剂;天灸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尽管早期吸入激素被作为治疗小儿哮喘病的第一线药物,但仍有部分哮喘患儿症状不能被满意控制,尤其是对于合并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儿,存在着持续的鼻炎症状(鼻塞、流涕等),而且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减量困难。2004年7月至2006年10月,我科应用天灸疗法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和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80例病例均是我院儿科门诊2004年7月前已确诊的轻、中度哮喘患儿,诊断和分度均按照文献[1]的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13岁,平均(9±2)岁;病程最短6月,最长8年6月,平均(3±1)年。合并常年性过敏性鼻炎30例(71.4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12例(28.6 %)。对照组38例,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2岁,平均(9±3)岁;病程最短8月,最长7年9月,平均(2.6±1)年。合并常年性过敏性鼻炎27例(71.1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11例(28.9 %)。
1.2 方法两组患儿均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商品名:普米克),每天总吸入量400~600 mg;同时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以控制患儿哮喘发作,每天总剂量100~400 μg。均分1~4次吸入,并根据症状轻重调整剂量。同时治疗组在每年的三伏天进行天灸疗法,每年3次,3年为1个疗程。具体治疗方法:取白芥子25 %、玄胡25 %、细辛20 %、地龙10 %,混合研成细末,用鲜生姜汁(20 %)调成稠膏状。切成约1 cm×1 cm×1 cm大小的药膏,含药约6 g。同时在膏药表面加少许麝香,用约5 cm×5 cm的正方形胶布固定膏药于所取穴位上。在每年夏季炎热的三伏天,即初伏、中伏、末伏进行贴敷。初伏取穴:定喘、肺俞、膏肓;中伏取穴:大椎、风门、脾俞;末伏取穴:肺俞、大?、肾俞。皆取双侧穴位。每隔10 d贴敷1次,一般每次0.5~1 h,不得超过2 h,共贴3次。在治疗时严密观察用药反应,做好皮肤护理、饮食调理及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天灸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禁冷水洗浴。1个疗程后观察结果。
1.3 统计方法将治疗1个疗程、连续随访27月收集的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2]分别于治疗后第1年、第2年、第3年观察临床疗效。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偶有小发作、不用药物即可缓解;显效:哮喘发作较前明显减少,仍用支气管扩张剂,仅需既往剂量的1/3;好转:哮喘症状有所减轻,仍用支气管扩张剂,但剂量不少于原来的1/2;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2 结果
2.2.1 两组激素吸入量减少情况比较治疗组42例,患儿每天吸入布地奈德总剂量从治疗前400~600 μg下降到100~200 μg,每天平均剂量从治疗前(438±76)μg降至(147±49)μg,与加用天灸疗法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38例,患儿每天吸入布地奈德总剂量从治疗前400~600 μg下降到200~400 μg,每天平均剂量从治疗前(420±83)μg降至(276±65)μ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每天平均剂量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
2.2.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逐年上升,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治愈率提高了41.22 %,总有效率提高了26.82 %,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见表1。表1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