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外包在我院的应用(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信息服务;外包
随着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所有医院都面临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和提高综合效率巨大压力。而医院信息化又面临繁杂系统维护、工作站打印耗材的更换,为使信息技术人员集中精力,研发医院信息管理软件,我院采用医院信息服务外包,收到良好的效果。
本文从信息服务外包角度出发,探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新模式。
1外包理论的概述
1.1外包的定义
“外包”(outsourcing)英文一词的直译是“寻求外部资源”,以后又译为外源化、资源外包、资源外取等。外包是一种经营管理模式,指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发展核心业务,通过合理整合,利用优秀的外部资源,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绩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1.2信息服务的范围
信息服务外包(IT outsourcing),就是把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内容,交给专业化服务公司来做。理论上信息服务外包,包括计算机硬件的维护、计算机网络的维护、打印机耗材更换、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等。
2信息服务外包的应用
2.1信息服务外包在国外医院的发展
在国外,将医院信息化项目进行外包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做法。美国最早有关医院外包的文献记载始于1968年,当时外包的主要部门是医院的营养部,其后外包市场不断地在医疗产业中蓬勃发展。
进入21世纪,很多国外医院都采取外包形式,IBM负责美国纽约的3家最大医院的IT资源的运行工作。在2004年英国国家卫生体系NHS的一系列IT投资中,由埃森哲公司负责设计、建设和管理。埃森哲将软硬件的专业实施又分别外包给英国电讯、微软和ISOFT几家公司完成。
2.2信息服务外包在国内医院的发展
在我国,医院服务外包是从后勤服务开始的,即医院后勤社会化,如餐饮服务、卫生保洁、绿化、保安、建筑设施维护和修理等,这些业务与医院核心业务相关性较低,容易实现医院外包服务。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借鉴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经验,于2004年实施医院信息建设的外包策略,对医院IT业务支撑系统,包括指定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实施硬件外包[1]。
3我院实施信息服务外包的做法
3.1实施信息服务外包的背景
我院90年代开始,先后对警卫、保洁、太平间、洗衣房、食堂实行社会化服务。医院信息系统如HIS、LIS、PACS已经应用于医院临床,随着医院技术发展,管理人员水平的提高,对信息软件需求不断增加,对医院的信息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矛盾也日渐突出,主要表现:①任务要求不断增加,编制人员不能无限增加;②日常系统维护与软件开发应用的矛盾;③日常系统维护工作的突发性,对时效要求高。
3.2统一思想认识
医院从医疗到办公,从院长到医生,从门诊到病房,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离不开计算机,一旦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方方面面,甚至造成医院运转瘫痪。因此,实施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既要有胆识,更要科学决策,在全院人员中必须克服4种担心:①钱让人家赚了,社会越发展,社会分工越细化,过去那种包罗万象经营模式己成历史,该让别人去赚的钱,自己别眼红。②自己人闲了,服务性业务外包后,医院信息科技术人员可专心致志地从事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③使用不方便了,专业性服务公司必然有专业化服务体系,否则将会失去市场。④信息不保密了,保密协议和信息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不允许服务人员泄漏信息资料,加之医院后台管理软件监控,可以放心。
3.3领导外包决策
在领导决策前,先分析现有计算硬件设备现状;既往实标成本;所有打印耗材的年耗损量;明确外包服务范围和数量;预测外包后需支付的费用;外包后最大风险,有效防御措施。我院在解决计算机外包服务可行性论证后,果断决策,采取社会化服务保障模式。
3.4选择承包商
考察承包商的资质、规模、技术力量、以往声誉等,然后比较各承包商的成本收益和技术质量,通过招标方式最终选择承包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