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计算机对设计和艺术设计的影响(一)
详细内容
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被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渗透和包围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及从事艺术设计人员的加入,计算机已经成为当今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脑和电脑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设计和艺术设计,在内容和方法上都要求每一个设计师根据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艺术发展规律的变化,探索新的设计策略和方式。
计算机作为当今科技的产物,存在于社会的文化当中,我们不能单纯地认定它只是一种技术工具,它是人类和信息世界的媒介,是人类文化与科学技术情感交融的结晶,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人们通过与它的交流来把握创造世界,创造出符合发展需要的新生事物。它的成功不仅在于联通了科学与艺术,更重要的是它让人类把握设计传统,更自由地架设未来。现代设计在不摒弃传统的设计方式的同时,又包含着电子世界的语言,在现实中发展且改变着现实,真正为人类服务。
信息社会计算机对设计的影响
进入信息社会的设计,设计对象和心理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与现代化科技有关的新产品层出不穷,而传统设计的产品也不断吸纳现代信息的元素,使设计出的产品在产品本身和制造方面都带有了智能化的色彩。设计的产品更具人性化,冷冰冰的产品拥有了人情味,使人们在科技包围的环境中不再感到陌生,这也成了现代设计的准则。通过人类理性和科学的研究,发展了系统设计等方法,在理论基础上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创造了条件。计算机图形用户界面及其他人机交互方法的出现,使辅助设计真正得以实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的企业在产品中注入了更多人类生活方式的因素,技术更智能化、人性化,创造出的产品更适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使用者。对设计来讲,越来越需要多面手,特别是计算机对设计的渗透,使设计师的知识结构、职业技能、工作程序、设计管理等方面都要做出调整。在平面设计行业,有许多没有经过艺术设计训练的计算机操纵者,凭借对软硬件的了解,成了行业的设计师,这也反映出设计主体的素质在改变。
从人类的设计史来看,在工业革命之后,设计与制造开始分离并由不同的人来完成各自的工作。当产品完成之后,设计者再根据产品、静态图来讨论设计的功效。而使用者与产品之间是动态的,是多种感觉的一种直接交互的使用过程,这与设计者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大的不同,设计者还得依靠使用者的反馈才能了解设计的成效,这造成了设计与使用的不连续性。而将计算机作为设计的辅助工具后,消除了设计与使用之间的不连续,使设计能在模拟真实使用的情景下完成,从而提高了设计的功效,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传统设计手段的局限,使构思、设计、制造和使用更具连贯和一致性,从而增加了人们对现代化设计工具的依赖。在此基础上,今天的设计直接面对人类大众,计算机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人类的思想和情感开始在更多的产品中表现出来,使产品更人性化也更具人情味。借助于计算机技术,设计的产品正向着融合人的感觉,能与人交流的趋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