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价值观(一)
详细内容
【摘 要】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本文以小说中人物婚姻的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探究了简·奥斯丁理想的婚姻观,并指出了小说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简·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婚姻观
一、引言
简·奥斯丁描写了不同的婚姻关系,用最透辟的眼光表明,资产阶级婚姻的实质是金钱、利益的结合。本文在分析资产阶级婚姻观本质的基础上探究简·奥斯丁的理想婚姻观。
二、作品背景
从她的作品中体现出一桩好的婚姻对一个年轻妇女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与当时的英国社会以及妇女的社会地位是分不开的。在19世纪,妇女不像现在这样受尊重。男女之间无平等可言,妇女生活的中心是家庭,认为妇女应当顺从她们的丈夫,妇女的美德就是忍耐和恭顺。婚姻是她们获得尊重、安定与社会地位的唯一出路。
三、作品中不同的婚姻状态
班纳特家的大女儿简善良娴静,但矜持的个性和淑女规范使她将自己的感情深藏不露,她与彬格莱的结合完全合乎“仪式”,是资产阶级“自由选择”、“有爱情”的婚姻的“典范”。
班府的丽迪雅生性轻率,受了败絮其中的军官韦翰所迷惑,但婚后彼此用情不专。生活上挥霍成性,入不敷出,他们的婚姻没有建立在相互尊敬和爱怜的基础上。在此,作者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
卢府的大小姐夏绿蒂·卢卡斯与丽迪雅相反,是个极为现实与理性的人。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及她不理想的外貌促使她去选择了一个有点财产但没有爱情的婚姻。
伊丽莎白是典型的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当达西把傲慢收起,伊丽莎白消除了偏见。他们相互间产生了诚挚的爱情,最终结成了美满的婚姻。简·奥斯汀通过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再次强调:幸福美满的婚姻必须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为世人树立了美满姻缘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