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英美文学论文>《孔雀东南飞》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性比较(一)

《孔雀东南飞》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性比较(一)

详细内容

摘要:《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剧作,与我国汉代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都是享誉世界文苑的奇葩,虽然是不同体裁、不同时期、出自不同作家之手的作品,却都写出了一对纯洁善良的青年男女为爱情而死亡的悲剧,具有动人心魄的悲剧效果。
关键词:爱情;悲剧性;比较
《孔雀东南飞》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乐府叙事诗,是一部哀婉凄切的爱情悲剧。作品中的俩主人公用美与悲的完美结合来演绎了他们的忠贞爱情。它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美好的爱情被世俗禁锢,被礼教肢解,最终只能选择以死亡来实现他们对爱情忠贞和对封建宗族制度的反抗。《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笔下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的光芒的一部作品,不管是罗密欧还是朱丽叶都敢大胆追求爱情、幸福、自由。虽然摆在他们面前的阻扰重重,但是俩主人公都在顽强的抗拒与争取着。在作品中我们可多处看到他们青春的气息,和对家族世仇的激烈反抗,但最终还是只能失去生命来实现对爱情的承诺。
这两部作品都是爱情悲剧,为我们展示了爱情的崇高,与大胆追求爱情的人性之美和青春之美,他们都用一种极端与无奈的方式求得爱情的最终实现,留给人们的不仅是一种心里的震撼更是一种爱情的永存方式。虽然两部作品给我们展示的都是悲剧的爱情,但却是两种不同的爱情悲剧模式,下面我们就对其异同展开比较分析。
一、《孔雀东南飞》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相同点
(一)内容性质相同,都是爱情悲剧。
《孔雀东南飞》一诗叙述了汉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与其妻刘兰芝恩爱相处,却被焦母活活拆散,最后在刘兰芝兄长的逼迫下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焦仲卿在孝道与爱情面前选择了后者,在母亲的逼迫下,选择了“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两人一同走上了黄泉绝路。这是大家都不愿见到了两个完美人物的消逝,也道出了他们处境的无奈和悲剧的必然性。
《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叙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是美好的,他们互相倾慕、一见钟情,陶醉在自己美好的爱情里,但却忽视了家族世仇,轻视了家长的权威和权利,使他们的恋爱注定会很多的波折。他们努力去冲破家族仇恨的世俗、义无反顾地追求着一份纯真的爱情,但最终双双还是殉情而死,做了两大家族和解的牺牲品。
两篇作品都是爱情悲剧的代表作,通过表达对爱情的追求与为爱殉情的悲剧来抨击封建宗族制度和封建婚姻包办制度。他们对爱情的执着和勇敢的追求与封建势力的顽抗腐朽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爱情婚姻的热烈追求,寄予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二)表现手法相同,都运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孔雀东南飞》主体上以浓烈的现实主义叙述了封建家长制对主人公的迫害,通篇描写的都是刘兰芝和焦仲卿悲凉苦闷的一生。作者否定了一切该否定的东西,肯定了一切该肯定的东西,但无论是否定还是肯定,都简单或者复杂的展现了人物地位和个性特点,给予了恰如其分的评价。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未来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这是刘焦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全诗起了质的飞跃。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运用了大量的精雕细琢的手法描绘真实生活,以大胆的创作抒发对浪漫爱情的憧憬。本文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在这部经典剧作中的完美结合保险在多处,当一见钟情的浪漫爱情和两个家庭仇恨的纠缠使戏剧发展逐渐达到高潮时,当爱情和死亡交织在一起,浪漫的爱情和残酷的现实不断地碰撞和发展到高潮时,一对忠贞不渝、无视仇恨阻碍的男女主人公对浪漫爱情的热忱和向往时等等都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精神、两种艺术手法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三)两篇课文都展示了紧张、激烈、集中的矛盾冲突。
1.从冲突双方的性质来看。
《孔雀东南飞》是从刘兰芝的角度叙述了家长制度与自由爱情的矛盾冲突。围绕的是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对焦仲卿、刘兰芝爱情的无情摧残,是焦仲卿与刘兰芝迫于封建礼教的压力双双殉情的悲剧,双方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展开的斗争,相爱的一方追求美好的合乎人性的爱情理想,它是正常的,自然的,健康向上的,但是却处在被压抑的地位,而作为封建家长制代表的焦母,她的家长权利是不可被颠覆的,腐朽与根深蒂固,这就导致了矛盾的紧张激烈。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则表现了自由的爱情与封建势力之间的尖锐的矛盾冲突,封建家族为狭隘的利益,不断的阻扰青春自由的爱情,它是邪恶的、反人性的,违情悖理的,但是却在现实中占统治地位,这与相爱的两人所追求自由精神和自由爱情是完全相反与难以调和,他们所要进行的反抗是特别激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