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惠特曼诗歌的表现内容与主题之初探(一)
详细内容
华尔脱·惠特曼(1810—1892)是美国的“诗歌之父”,他完全打破了传统诗歌创作的框架,大胆地采用自由体进行创作,以其唯一的一部诗集《草叶集》在十九世纪末的美国文坛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最初是受到了几乎来自四面八方的所有人的抨击,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意境赢得了极高的美誉,一跃成为闻名国内外的著名诗人,其创作风格也对后世诗歌的创作产生了不同凡响的影响。这位文坛巨匠除了在诗歌的创作形式上为文学史册添砖加瓦,痛快地写下了划时代的一笔外,在他的写作内容方面也有创新。比如,关注以往诗人创作不曾关注或是不懈于关注的平凡的意象,对生活里的小形象、小角色进行描写,赞美劳动和劳动人民,关注社会的变革中的事件等内容。通过对这此内容的刻画,表现出他作为民主诗人的特质,他的诗通常以歌颂爱和寻求民主、自由为主题,尤其是对于民主思想的表达,几乎贯穿其创作的始终。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
惠特曼用具有阳刚美的语言,洒脱地赞美每一个平凡的劳动人民的角色,颂扬整个美国甚至是宇宙。如《大斧之歌》:
“赤裸的、苍白的、形体美观的武器,/头颅从母亲内脏里伸出,/木质的肉,金属的骨,只有一只胳臂,只有一片嘴唇,/从高温中生长的青灰色的叶,从一粒小小种子产生的柄,/栖息在草中和草上,/依傍着又提供依傍。//……//那些与黄金的土地或小麦和果木的土地一样富饶的土地,/矿藏的土地,雄伟而崎岖的矿苗的土地,/煤、铜、铅、锡、锌的土地,/铁的土地——造就斧头的土地。”
在诗中,不乏写景抒怀,描画他的祖国的大好河山,绘制战争的宏大场景。如《父亲,从田里上来》:
“父亲,从田里上来,我们的皮特来信了,/母亲,到前门来吧,这里有封信,是你那亲爱的儿子寄来的。//看哪,这是秋天,/看哪,那里树木更绿了,黄的更黄,红的更红了,/在和风中抖动着的树叶使俄亥俄的村落显得凉爽而香甜,/那里的果园中挂着成熟了的苹果,葡萄藤架上悬挂着葡萄,/(你闻到了葡萄的香味了没有?……啊,一个陌生人的手在代替我们亲爱的儿子写,/啊,母亲的心被猛地击中!/一切在她的面前晃悠,两眼发黑,只抓住了主要的词语,/一些零碎的字句,胸口枪伤,骑兵遭遇战,送往医院;……”
这首诗写得极为巧妙,前面一部分描绘祥和平静的美好生活,用景物的美好的描绘抒写现实生活的简单的幸福,而战场上的来信,则侧面给人们放映了一副浓烟弥漫的战争场景,可谓是对祖国河山与战争进行书写的有效的组合。此外,上文提过,惠特曼的诗中也有部分大胆地进行赤裸地肉体性欲的描写,对人性与爱极尽描摹,在许多前人研究的文章里大多提过《我歌唱带电的肉体》:
“我歌唱带电的肉体,/我所爱的大群的人围绕着我,我也围绕着他们,/他们不让我离开,直到我同他们一起走,答应了他们/还要使他们免于腐朽,给他们满满地装上灵魂。/难道有人怀疑那些坏了自己肉体的人会隐藏他们自己?/怀疑那些玷污活人的人也与那些玷污死者的人一样差劲?……她们衣服上的皱褶,我在街上走过她们的风度,她们下身的轮廓,/游泳池中的裸体游泳者,当人们看见他游过透明闪映的碧波,或看仰卧在荡漾水中静静地来回翻滚。/在划艇中前俯后仰弯着身子的划工,坐在马鞍上的骑手,……”